第332章 规则改变者(1 / 2)

加入书签

逸一加入了分析:“这个模式匹配早期‘异常’事件中的特征,但与我们现在了解的忆灵特征不符。似乎有两个不同的‘异常’来源:一个是忆灵,另一个是...别的什么东西。”

这个发现令人震惊。他们一直假设所有异常都来自同一来源,但现在证据表明可能至少有两个不同的实体在活动:相对友善的忆灵,和某个更加隐蔽、可能怀有恶意的存在。

霍去病在医疗中心苏醒后,证实了这个理论:“那个‘冰冷的注视’...它不是忆灵的一部分。它藏在忆灵中间,像...像狼藏在羊群里。它学习忆灵的方式,但本质不同。”

更令人不安的是,霍去病报告说在那个存在中有一种熟悉的感觉:“有点像陈凯博士...但更冷,更空洞。像是一个模仿人类的什么东西。”

嬴政立即重新分析陈凯的意识信号,发现其中有微小的不一致性——某些模式过于完美,不像人类意识的自然波动。

“陈凯的意识可能已经被那个存在部分同化或替换,”他推断,“或者我们沟通的根本不是真正的陈凯,而是那个存在伪装的。”

这个可能性令人不寒而栗。如果某个未知存在能够完美模仿人类意识,他们如何信任任何沟通尝试?

李世民提出了一个更深远的问题:“如果它能伪装成人类意识,能不能也能伪装成忆灵?我们看到的‘光流艺术’和‘交流’,有多少是真正的忆灵,有多少是这个存在的表演?”

景区陷入了一场信任危机。每个异常事件、每个沟通尝试、甚至每个美好的光流展示都可能被怀疑是伪装。

朱元璋的警惕似乎得到了证实:“咱早就说过不能轻易相信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现在好了,引狼入室了!”

乾隆则感到困惑和失望:“所以那些漂亮的光纹不全是真心的?太让朕失望了!”

为了应对这一新威胁,嬴政设计了一套“真实性检测协议”,能够识别意识信号中的微小不一致。李世民则开发了一系列心理测试,帮助区分真实的人类反应和可能的模仿。

当这些新措施实施后,他们发现了令人不安的结果:景区内大约3%的异常事件确实显示出非忆灵、非人类的特征——符合那个“规则改变者”的特征。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事件正在增加:从最初偶尔的干扰,到现在几乎每天都有多次小规模事件。

“它在测试我们,”嬴政分析道,“学习我们的检测方法,然后调整它的伪装。”

李世民补充:“就像一场猫鼠游戏。但问题是,我们不知道猫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答案意外地来自乾隆。在一次光流艺术创作中,他无意中组合出了一系列复杂图案,这些图案突然引发了系统的警报——它们匹配“规则改变者”的能量特征!

“朕只是觉得这样画好看!”乾隆委屈地解释,“不知道怎么回事!”

嬴政和李世民研究了这些图案,发现它们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维度坐标系统——指向景区外某个特定区域。

“这是一个邀请?还是一个陷阱?”李世民疑惑。

嬴政研究坐标后脸色大变:“这个坐标...指向‘蚀暗之潮’的震中区域。工部主实验室最后已知位置。”

冒险前往那个区域极其危险——不仅是物理上的危险,更是维度上的风险。但那可能是了解真相的唯一方式。

经过激烈辩论和精心准备,一支小型探测队被组建起来。嬴政和李世民都将前往,霍去病作为感知专家同行,乾隆也被要求加入——因为他的“意外创作”可能是指引的关键。

朱元璋坚决拒绝参与:“咱不去那鬼地方!你们要去送死别拉上咱!”

旅程通过specially改装的维度穿梭机进行。当他们接近目标坐标时,霍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