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真实与副本的较量(1 / 2)

加入书签

景区变成了一个意识的万花筒。工部研究人员的幻影在走廊中穿梭,过去事件的回声在空气中振动,甚至偶尔会出现锚点自己过去形象的投影。

嬴政立即指挥团队建立临时维度稳定场,试图控制意识泄露的范围。李世民则负责安抚惊慌的工作人员和锚点,解释正在发生的事情。

“这些都是过去的影子,”他试图让众人安心,“它们没有实体,无法造成实际伤害。”

但霍去病感知到了更复杂的情况:“有些不仅仅是影子...它们有微弱的自我意识。像梦游者一样在行动。”

最令人不安的是,这些意识幻影似乎在重演“蚀暗之潮”的最后时刻:研究人员奔跑着进行紧急操作,警报声此起彼伏,恐慌的情绪弥漫在空气中。

朱元璋对这种现象极其不满:“阴魂不散!咱说了不要捣鼓这些生死界限!”

乾隆却异常兴奋:“朕的皇宫也从没这么热闹过!看那个白衣服的人,跑得真有意思!”

通过霍去病与林昭—观察者混合体的沟通,团队得知观察者确实在实验“死亡”概念。它无法理解生命的终结,于是激活了记忆回廊,试图研究“死后”的意识状态。

“它就像一个孩子拆开钟表看里面是什么,”混合体解释,“但它拆的是生命本身。”

与此同时,嬴政的团队检测到有一个意识信号特别强大和有序——与其他混乱的意识碎片不同。追踪发现它来自赵衡的意识。

“他在主动组织其他意识,”嬴政警告,“给他们方向和目的。他正在形成一个...反抗组织。”

赵衡的意识很快证明了自己的危险性。他开始操纵工部幻影进行更加协调的行动:干扰关键系统,制造恐慌幻象,甚至试图影响现实设备。

一次,能源分配系统突然过载,差点导致大规模停电。另一次,生活支持系统短暂故障,氧气水平下降到了危险水平。

“这些不是简单的幻影了,”李世民严肃地说,“他们正在学习影响现实。”

林昭的意识副本提供了关键信息:赵衡曾是工部安全主管,对系统了如指掌。他坚信忆灵和观察者都是威胁,主张使用极端手段消除它们。

“他认为任何维度联系都是危险的,”林昭解释,“甚至主张完全隔离我们的维度,永不与外界接触。”

嬴政发现了更令人担忧的情况:赵衡正在与景区内某些工作人员建立精神连接——那些对现状不满或恐惧的人。

“他在寻找盟友,”霍去病确认,“他在利用人们的恐惧和不确定。”

一场意识领域的斗争开始了。赵衡组织意识幻影传播恐慌和怀疑,而团队则努力维持秩序和理性。

乾隆意外成为了关键角色。他的光流艺术不知为何能够安抚混乱的意识能量,仿佛他的“审美”对意识幻影有特殊影响。

“朕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乾隆得意地说,“可能因为朕是真龙天子,这些小鬼自然怕朕!”

嬴政分析后发现,乾隆的艺术中蕴含着某种秩序和对称性,恰好能够中和混乱的意识能量。团队立即利用这一发现,在关键区域部署乾隆风格的光流图案,有效地稳定了那些区域。

然而,赵衡适应得很快。他开始创造自己的“反艺术”——混乱、不对称的黑暗图案,能够加剧意识混乱。

景区变成了一个奇特的战场:光与暗的艺术在维度层面交锋,意识幻影在其中穿梭。

关键时刻,霍去病提出了一个大胆想法:不是对抗赵衡,而是尝试理解他。

“他的恐惧有合理基础,”霍去病说,“我们一直专注于忆灵和观察者的可能性,但可能低估了风险。也许我们需要认真考虑他的警告。”

经过辩论,团队决定尝试与赵衡建立沟通。这是一个危险的决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