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医疗中心“受难日”(1 / 2)
乾隆则用一方明黄丝帕轻轻掩了掩鼻,优雅地打量着四周环境,对迎上来的护士长吩咐道:“领路吧。切记,所有接触朕龙体的器具,务必是全新的,或是经过严格……嗯,那个‘消毒’的。”他特别强调了“消毒”二字,仿佛这是什么了不得的秘术。
李世民微笑着对主任点了点头:“有劳诸位了。今日便让朕见识一下这现代医术的精妙之处。”
嬴政最后开口,声音不高,却自带压迫感:“开始吧。寡人希望,整个过程,准确、迅捷,且……无损。”
第一关:量血压——帝王的“紧箍咒”与“标准之争”
量血压是基础项目,设在相对开阔的预检区。麻烦从朱元璋开始。
护士刚把袖带绑上他的上臂,他就皱起了眉头:“哎呦!咋这么紧?这是要绑犯人呐?咱老朱现在可是良民!”护士赶紧解释:“陛下,这是需要一定的压力才能准确测量您的血压,稍微忍耐一下就好。”
“忍耐?咱当年……”眼看他又要开始忆往昔峥嵘岁月,护士赶紧示意他安静:“陛下,测量时需要保持安静,不要说话。”朱元璋只好憋着一肚子关于当年受伤如何英勇的故事,鼓着腮帮子完成了测量。结果出来,稍微偏高。他立刻反驳:“肯定是这带子勒得太紧给气的!”
轮到乾隆,他严格按照“正襟危坐”的标准,腰背挺得笔直,双肩放平,下颌微收,连手掌摆放的角度都力求完美。他认为唯有如此姿态,才配得上“龙体”的测量。结果因为肌肉过于紧绷,血压数值果然偏高。乾隆看着报告,眉头紧锁:“此数值……恐非朕平日之常态。定是方才姿势未能完全舒展之故。”要求重测一次,结果依然如此,他只好悻悻作罢,嘴里嘀咕着“山水参茶今日还未饮用”之类的话。
李世民最为配合,整个过程安静从容。只是测量完毕后,他认真地问医生:“敢问大夫,朕这血压数值,换算成旧制,约合多少?可符合《千金方》中所载,‘血脉和利,精神乃居’之标准?”医生费了好大劲,才用他能理解的方式解释了现代血压标准与古代养生理念的共通之处。
嬴政则对那小小的电子显示屏产生了浓厚兴趣。“此物所显数字,便是寡人体内血脉之力?”他要求医生用秦朝的计量单位(如铢、两、斤等重量单位,显然他混淆了概念)来解读结果,把医生难出了一头汗,最后只好含糊地说:“陛下脉压力度强劲,犹如秦弩初发,乃强健之兆。”嬴政这才满意地点点头。
抽血区是重灾区。几位平日里杀伐决断、眼都不眨的帝王,面对小小的针头,竟都露出了些微的“怯意”。
朱元璋一看到护士拿出一次性采血针,那闪亮的针尖立刻唤醒了沉睡的肌肉记忆。“嗯?这暗器如此细小!”他下意识地手腕一翻,做出了一个格挡的动作,身体微微后仰。好在护士经验丰富,温言安抚:“陛下,这只是取一点点血做化验,就像被蚊子叮一下,很快就好。”朱元璋老脸一红,强自镇定:“咱……咱岂会怕这个?当年箭矢穿臂……”话虽如此,他还是紧紧闭上了眼,直到护士说“好了”,才猛地睁开,松了口气。
乾隆则对采血针的材质提出了异议。“此非金非银,是何物所铸?朕之龙血,珍贵无比,岂是寻常铁石所能承装?当以金针取之为宜。”护士哭笑不得,解释这是无菌一次性不锈钢针头,比古代的金针更安全卫生。乾隆将信将疑,在护士准备时,还特意叮嘱:“轻些,再轻些……朕每滴血,皆关乎国运啊!”抽血过程中,他始终偏着头,不敢看那针头,嘴里还念念有词,似乎在背诵什么养生口诀。
李世民相对镇定,伸出手臂,面色如常。只是当鲜血流入真空管时,他似有所感,轻声吟道:“赤珠离体为探源,一点殷红验百川。但得身康驱病魅,何惜此液离丹田。”倒是把旁边记录的年轻医生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