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观摩与辩论,碰撞中求索(2 / 2)

加入书签

再次诗兴勃发,挥毫写下《杏坛新咏·帝师篇》:

“帝王教育观,古今理念碰。

洪武重实用,汗洒田园识苦辛。弘历尚雅风,墨染素纸养性灵。

世民求文武,沙场笔阵皆通明。始皇立标准,规矩方圆尺度清。

昔日朝堂争不休,今朝杏坛起和鸣。

实践沃土育真知,艺术星空启心灵。

文韬武略铸脊梁,标准思维塑器局。

因材施教无定法,多元融合育菁英。

莫道帝王唯旧制,教化之道亦日新。”

如今,这四位皇帝讲师已成为实验学校最宝贵的资源与最亮丽的名片。朱元璋的“劳动教育”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珍惜资源的意识;乾隆的“美育课程”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情趣与文化自信;李世民的“领导力与历史文化”课锻炼了学生的思辨能力与家国情怀;甚至连嬴政那“严谨到刻板”的法制与标准化课程,也因其逻辑严密、考点清晰而受到部分立志报考相关专业学生的欢迎,他们笑言:“至少嬴政老师划的重点,绝对是‘国家标准’。”

这场跨越时空的教育大讨论与实践,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学校的课程内涵,开创了特色教育的崭新模式,更让这几位曾经固执于自身理念的帝王深刻地认识到:教育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单一真理,真正的智慧在于包容并蓄,在于因材施教,在于将不同的理念精华融会贯通,最终目的是唤醒每一个独特生命的潜能,培养出能够适应未来、创造未来的多元化人才。这份认知,对于他们而言,无疑是超越自身时代局限的一次宝贵升华。

为增进各位皇帝对现代中国的了解,促进跨时代文化交流,“时空交汇处”景区管委会精心策划了一次为期五天的跨省高铁之旅。目的地是融合了深厚历史底蕴与现代化发展的古都西安。消息传来,几位帝王的反应,俨然一部“旅行态度白皮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