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实验室风云,古今技艺大碰撞(2 / 2)

加入书签

pp进行控制。他的“大明智能田园助手”虽然外观还带点“工业复古风”,但内核已经实现了真正的自动化与智能化。

乾隆在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开始关注后台算法的优化。他为他的AI模型投喂了海量的历代名画、诗词歌赋数据,并亲自参与标注和调优。他的“乾隆御览智能艺术台”不仅界面依旧精美,其AI生成的艺术品和诗文的质量也显着提升,甚至能根据用户输入的关键词,生成风格匹配且意境悠远的作品。

李世民虚心接受了用户体验设计的建议。他的“贞观万象文化云平台”进行了全面改版,界面设计在保留唐风元素的同时,更加简洁明快;引入了虚拟现实技术,让用户可以“沉浸式”体验唐代长安城;增加了社交分享、在线课程、趣味答题等互动功能,让古老文化在现代科技的赋能下焕发出新的活力。

连嬴政也做出了前所未有的让步。他同意将其庞大的标准化体系进行模块化拆解,先推出一个“最小可行产品”(Vp)——针对景区内部小型科创项目的简易管理指南。指南依然条理清晰,但语言更通俗,流程更简化,并允许项目组根据实际情况在一定范围内灵活调整。这对他而言,已是革命性的变化。

大赛决赛展示日,会场座无虚席。各位皇帝带着他们脱胎换骨的项目,闪亮登场。

朱元璋亲自操作他的“大明智能田园助手”。他通过手机App一键启动,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菜园土壤数据,自动灌溉系统随即启动,水雾均匀喷洒。“看!这就叫科技种田!省时省力,产量还高!”他朴实而自豪的讲解,配合着实实在在的功能演示,赢得了热烈的掌声,尤其引起了景区农业部门员工的极大兴趣。

乾隆的“乾隆御览智能艺术台”演示如同一场视听盛宴。优雅的界面切换间,他输入“秋日”、“思乡”等关键词,系统迅速生成了一幅意境深远的秋水长天图,并配上了一首格律严谨、情感真挚的七言律诗。他还演示了系统对上传的个人照片进行“古风艺术化”处理的功能,效果惊艳。其将科技与艺术融合的程度,令人叹为观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