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8章 系统国标之争(1 / 2)

加入书签

随着任青松阐述什么是数字主权?数字主权的重要性。

在场所有官方人员,都对数字主权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张启明修改后的言稿件中,提到网络时代,数据如同血液,操作系统犹如心脏。

如果心脏的起搏器和血液循环的规则,都掌握在别人手中,何谈安全?何谈展?

张启明没有直接攻击微软,而是巧妙地将问题抽象化、原则化。

任青松阐述结束,高声强调道:“我们启明科技尊重用户选择,系统虽然是我们启明科技在运营。

但是数据我们却留在了所处国家地区,本地政府拥有监督权。

过去几年我们投资数十上百亿美元,在欧美亚建立数据中心,这就是我们的诚意和坦诚。

未来我们还将继续加大这方面的投入,让系统数据更加本地化。

这也是用户坚定相信我们的原因。

国内采用我们的标准,未来数据中心建设,同样会选择在国内投建。

国内地域庞大,未来10年,我们预计将在国内投资百亿美元,建设数据中心。

让华夏计算机和世界接轨。”

任青松这话一出,全场震惊。

国内官方人员和专家们各个脸露激动和惊喜。

米国乔纳森和比尔等人却是脸色难看。

这种金钱打法,他们微软还真不是对手。

比尔暗自狠:“看来必须要加快度融资,可是那帮华尔街资本实在贪婪。”

就在比尔皱眉思索时,任青松出示了准备的第一份材料:

“有人认为我们只是模仿者。

但我想说,我们启明科技方舟系统才是全球化的践行者。

我们在各主要语言地区,都将系统进行了深度本地化,让用户更加方便使用。

并且能和全球各地区进行无缝衔接,并不会耽误全球计算机办公。

比如我们对于大中华语言地区,我们在微内核设计、中文信息处理、网络通信协议上的创新设计。

我们在香将、新加坡、深圳的研中心,有过5000名工程师日夜不停,才打造一个真正先进、安全的系统。

我们在全球更是有数万名工程师,都在为数据本地化和系统本地化而努力。

这些工程师中很多都是他们本地人,他们不是在为自己奋斗,也是在为他们自己国家和地区计算机系统自主化奋斗。

我们投入的研资金,我可以肯定的说,过全球所有计算机同行。

这不是一句‘模仿者’可以概括,这是我们践行科技自主的决心!

很多用户都在网络上反映,为什么我们方舟系统在各地区的系统界面会有所不同。

这其实是系统深度本地化带来的成果。

当然这无形中会增加我们系统的研成本。

但我们董事长张启明先生认为这些都值得投入。

强调:我们启明科技应尊重用户,不搞霸权垄断,不搞强制。

做好最好的服务,用户自然会选择我们。”

数据最具说服力,台下不少专家开始微微点头。

不少人将目光投向坐在台上前排张启明身上,心中无不感叹,启明科技能成功不是没有道理。

这份不计成本的投入和极致的服务,不是谁都可以做到。

任青松的言,并没有结束,而是又拿出了第2份材料:

“刚才乔纳森说,系统采用统一标准会导致孤立。

这个说法我非常赞同。

我们提倡的统一,是内部的统一,是对外谈判基础的统一。

就像我们要先统一度量衡,才能更好地与外界做交易。

内部标准不一,导致的将是巨大的社会资源浪费和安全隐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