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什么是家人(1 / 2)

加入书签

伤口溃烂,高烧不退。

若不是隔壁的王婆婆现得早,他早就没了命。

后来村里一位老婆婆心善,看他可怜,收留了他。

那老太太自己孤身一人,靠着微薄的救济粮度日,却还是省下口粮,一口一口喂他长大。

可等他十一岁那年,老太太也走了。

在一个寒冷的冬夜,老人安静地闭上了眼睛,手里还攥着他小时候穿破的一双布鞋。

从此他就一个人,孤零零地活着。

他靠着帮人挑水、砍柴、打扫猪圈勉强维生,一步一跛地走过了几十年的光阴。

腿不好,身子还有难言之隐。

他一度觉得,这辈子就这么熬着过日子,直到死的那一天也就算了。

每天躺在床上,看着屋顶霉的斑点,数着天花板上的裂缝。

疼痛时常在夜里袭来,折磨得他辗转反侧。

他曾无数次问自己,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可又没有勇气彻底结束这一切。

就这样,一天天拖着残破的身躯,在绝望中等死。

直到那天上山砍柴,遇见了杨娟花。

那是个春末的清晨,山间薄雾未散,露水打湿了他的裤脚。

他拄着拐杖,艰难地在坡地上挪动,想捡些干枯的树枝带回家烧火。

就在他弯腰拾柴时,一个熟悉的身影从林间小径走来。

杨娟花穿着一件洗得白的蓝布衫,头上扎着褪色的头巾。

四目相对的一瞬间,路启明的心猛地一颤。

其实,他也曾和杨娟花有过几年快活日子。

那是他人生中最温暖、最踏实的时光。

那时候,他还能走路,力气也足。

两人一起种地、喂猪、修房子,日子虽苦,心里却是甜的。

每到傍晚,他们坐在门槛上看夕阳,听远处牛羊归圈的铃声。

偶尔说几句体己话,笑声会惊飞屋檐下的麻雀。

孩子们跑来跑去,喊着“爸”

“妈”

他曾经以为,这样的日子会一直持续下去。

哪怕清贫,也是完整的。

那阵子,他感觉人生又有了光亮。

他不再觉得自己是个废人,而是这个家的顶梁柱。

杨娟花也会在夜里靠在他肩上,轻声说:“有你在,我不怕。”

那些话,如今想来,竟像是梦里的回音。

他曾信誓旦旦地对自己说,只要好好活着,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可等到杨娟花再次怀上孩子,这个家就开始塌了。

起初,他还满心欢喜,以为又能添个新生命,给家里带来新的希望。

可随着月份渐长,杨娟花神色越来越不对劲。

她总是避开他的目光,吃饭时也食不下咽,夜里常偷偷抹泪。

他终于忍不住追问:“这孩子……到底是谁的?”

她却始终闭口不谈,只是一味摇头,嘴里喃喃道:“别问了,别问了……”

不管他怎么苦苦哀求,怎么下跪磕头,她就是不肯吐出半个字。

就算这样,他也咬牙忍住了。

他告诉自己,孩子是无辜的。

既然已经怀上了,那就生下来吧。

他甚至劝自己相信,也许是她一时糊涂。

为了这个家的完整,他宁愿装作不知,宁愿把委屈吞进肚子里。

他照常下地干活,照常给她熬药煮饭,对外人也从不提半个字。

可没人知道,他的心早已被啃噬得千疮百孔。

结果呢?

最后自己却瘫在床上,一辈子再也动不了。

那天他在地里收稻谷,突然眼前一黑,整个人重重摔进泥水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