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年的春节(3 / 4)
拿各自的,自己到一边放去了。从布袋里小心翼翼的摸出一根,再往地上瞅半天,生怕不小心带出来掉在地上,确认没有以后,便拿出擦盒。猛擦几下,擦跑一头刺出了火焰,一甩手,扔的远远的,然后捂住耳朵,目不转睛的顶着那一股冒炮,只待啪的一声,便高兴的直跳。过了一会儿,在地上炸腻了,便想找一处池塘,想在水里见识见识炮的威力,池塘没找着但找着了一处小水坑。“这是我找到的,你们别抢”“不是你,是我”这时又免不了一番讲理,接着,不知谁喊了一声‘‘点火了。”人便都往后退,待说话人点上火,扔进去,索性连耳朵都不捂了,啪一声,水溅得老高,竟溅到了衣服上,但这并没有丧了我们放鞭炮的兴致。可这在水里放炮不像在陆地上放那样容易,这是需要经验的。我曾仔细看那有经验的放炮,只见他擦燃后,并不直接就扔,而要燃烧半秒再扔进水里,这样便会屡扔屡炸。不然便会在水中熄灭,那样就会大大的浪费鞭炮,这可不是我们愿意的。
这样游戏过几天后,便到了大年初一。到那时,我们的兴致就更高了,因为一些新奇玩意儿就要出场了。千家万户都会出来放炮,那阵势,简直跟战场没有两样。我们穿梭在中间仔细寻找没有炸的鞭炮剩余,那是非常幸运才能找得到的,但我们并没有放弃那些渺小的希望。
待到大年初二,鞭炮声忽的全停了,那么整齐,那么不约而同。偶尔有一两声零碎地响,又更加让人感到寂静,空虚,大年初一这么快就过完了。是的,确实过晚了,就那么一瞬,我们的工作,便只有等待,等待下一个遥遥无期的春节。
元宵上市,春节最后一个高潮到了,这一天,大街上像是在办喜事,张灯结彩。有条件的人家,还会在门口挂上两个大红灯笼。还有猜谜踏歌的活动。大街上也许会有舞龙的节目,大家要燃放完剩下的烟花爆竹。这天,人们是要吃元宵的。
过了元宵,春节差不多也就结束了。天气回转,农民开始春耕,学生准备上学,人们又回到忙碌的生活去了。
春节还没到人们就开始忙碌起来。商店里商品琳琅满目,人群熙熙攘攘,柜台前人们挑选着自己喜欢的商品,交款台前排起了长龙似的队伍,人们大包小包的往家买。家家户户贴春联,街道上张灯结彩,到处都是节日的气氛,与往年不同的是马路边多了一些烟花爆竹销售点,给节日增添了不少喜庆的气氛。
离春节还有几天,妈妈就开始给我买烟花爆竹,我真盼着春节早点来到。终于盼到了大年三十除夕日,我给长辈们去拜年,祝他们健康长寿,同时收到了压岁钱,我真高兴。吃完丰富的团圆饭,街上不时地响起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随着一声声巨响,一颗颗礼花弹腾空升起,就像一棵棵火树银花一样,把天空照地得分外美丽。
我也跃跃欲试,赶紧回到自己家,拿出妈妈买的烟花爆竹来到楼下,我先放了一个蝴蝶花,我点燃导火捻,赶紧躲到一边,火捻滋滋地响着,只见红光闪闪,蝴蝶在地上了起来,一声鸣叫蝴蝶带着蓝光飞向空中,就像一只美丽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真好看。接着又放了火焰山、向日葵、孙猴子、娃娃乐、一休哥等各种适合儿童的烟花,看着五彩缤纷的烟花,我非常高兴,这是我第一次放烟花爆竹。
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一首古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鞭炮声中我又长大了一岁。
年三十一早,我穿起红色新棉袄,戴起红色新帽子,围起红彤彤的新围巾,蹬起红红的小皮鞋,贴福字,粘春联,挂彩灯……传统活动一个都不少,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春节是我国最为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身为半个花镇人的九月,深知家乡过春节的习俗。
除夕夜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这天晚上我们一家人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