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玉米岁忙(2 / 3)
了,晒玉米的竹席也搬出来了。”三轮车颠簸着行驶在乡间小路上,车斗里的玉米相互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
(三)
秋日的阳光斜斜地洒进院子,在青石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九月搬来小板凳,在屋檐下坐下,面前的竹筐里堆满了刚从地里掰回的玉米。这些玉米裹着翠绿的外衣,须子像老爷爷的白胡须般杂乱地垂着,还沾着新鲜的泥土。
她伸手拿起一个玉米,指尖立刻触到细密的绒毛,痒得她缩了缩手。用力一扯,带着露水的玉米叶被撕开,露出里面淡黄色的内层。再剥开几层,金灿灿的玉米棒终于展露真容,饱满的颗粒紧密排列着,在阳光下泛着珍珠般的光泽,仿佛一颗颗精心打磨的金豆子。
\"又挠痒了?\"大姨端着一盆井水走来,水面上还漂着几片薄荷叶,\"快蘸着水洗洗,这绒毛最是磨人。\"说着,她自己也在一旁坐下,动作利落地剥起玉米来。干枯的玉米叶在她手中翻飞,不一会儿就露出完整的玉米棒,手法娴熟得如同在弹奏一曲轻快的乐章。
九月学着大姨的样子,把双手浸在凉水里,果然缓解了不少痒意。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只听见\"沙沙\"的剥玉米声。竹筐里的玉米渐渐减少,而屋檐下的玉米串则越挂越长,像一串串金色的帘子。
不知过了多久,夕阳给整个院子镀上了一层蜜糖色。九月直起腰,捶了捶发酸的肩膀。此时,屋檐下已经挂满了剥好的玉米串,金黄的玉米棒在晚风里轻轻摇晃,相互碰撞发出细碎的声响,仿佛在演奏一首轻柔的晚安曲。
\"快来尝尝!\"大嫂的声音从厨房传来,带着诱人的香气。只见她端着一大盆刚煮好的嫩玉米,热气腾腾地直往上冒。玉米还带着翠绿的叶子,剥开时发出清脆的\"咔嚓\"声,金黄的汁水跟着溅出来。
\"早上掰的那茬最嫩,甜着呢!\"大嫂说着,掰下一段递给九月。玉米入口的瞬间,清甜的汁水在舌尖四溢,混合着叶子的清香,满满的都是阳光与土地的味道。九月闭上眼睛,细细品味着这份秋日的馈赠,仿佛尝到了整个夏天的阳光和雨水。
此时,隔壁院子传来几声犬吠,远处的稻田里,收割机还在发出低沉的轰鸣。九月坐在屋檐下,啃着香甜的玉米,看着天边的晚霞渐渐染红了半边天。这一刻,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只剩下丰收的喜悦和家人相聚的温暖,在这小小的院子里静静流淌。
(四)
小雨初歇,潮湿的空气里还浮动着泥土的腥气,屋檐滴落的水珠在青石板上敲出清脆的节奏。客厅里,电视机的雪花屏刚刚泛起影像,咿咿呀呀的黄梅戏唱腔便流淌开来,与窗外的雨幕织成一张绵密的网。九月、大姨和大嫂围坐在铺满报纸的竹匾旁,木桌上摆着三把锃亮的脱粒钳,一场关于玉米的\"盛会\"即将开场。
大姨将晒得干透的玉米棒抱来,金黄的表皮在白炽灯下泛着琥珀光泽。\"这声响听着就踏实。\"她布满老茧的手熟练地握住玉米,脱粒钳沿着螺旋纹路轻轻一转,\"噼里啪啦\"的脆响顿时炸开,玉米粒如金色的瀑布倾泻而下,在竹匾里堆成小山。大嫂笑着往九月掌心塞了把钳子:\"握紧些,别让玉米棒打滑。\"
黄梅戏正唱到精彩处,木门\"吱呀\"一声被推开,王大娘裹着寒气闯进来,蓝布头巾上还沾着细密的雨珠。\"哟,热闹着呢!\"她甩掉脚上的泥鞋,顺手捞起根玉米,\"我给你们带好消息来了——隔壁村老李家的闺女考上大学啦,学的是啥农业科技!\"
脱粒声戛然而止。大姨捏着钳子的手微微发颤,浑浊的眼睛里泛起亮光:\"这可是大喜事!以后种地都能用机器撒肥了?\"王大娘用力点头,玉米粒从她指间簌簌掉落:\"可不是!人家说以后机器在地里走一圈,比咱们弯腰干三天都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