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我是主任,听我的(5 / 6)

加入书签

技校的工具齐是齐,但都是教学级别。

    干点简单粗加工没问题,但真要上精度、控公差,可就够呛了。

    看完车间,几人站在角落的一张工装台边。

    陈露阳从帆布包里掏出图纸递给何正华,道:

    “何老师,这是图纸,您看看。”

    “你们图纸画完了?”何正华诧异地接过图纸,摊开一看,

    “……这是一体推杆?”

    听到对方问到图纸,始终站在旁边的病恹恹的张楠,提起精神,开口道:

    “对。这是我们设计的一种制动推杆,”

    “前端接制动器,尾部连联轴器。中段这圈是限位环,用来止退。”

    何正华问道:“这环你想怎么搞?割槽还是走刀?”

    张楠回答:设计时考虑的是走外刀,用3毫米刀片掏。刀架切入后带退刀斜面,顺便形成一个止口。”

    何正书皱了皱眉头,“你这环是跟推杆本体一块出的?不是分段车好再压装?”

    “是整体出的。”张楠用手指着剖视图,声音有点哑。

    “这一段不承力,要求不高,料棒够长就能直接掏出来。”

    说完,张楠轻轻的咳嗽了一声。

    他烧得不轻,说话间声音都有些发飘。

    但是站在图纸前,

    张楠还是拼命的集中注意力,一个个的去回答何正华的问题。

    等到何正书把整张图纸顺着从头捋到尾,又翻回第一页。

    他合上图纸,对陈露阳道:

    “你们的图纸我看完了。”

    “我得实话说,你这件要是全交给我们这儿搞,”

    “咱这条件,吃不下。”

    他说着伸手往车间里一指:

    “我们这边的车床顶多靠表调个±0.1公差,铰孔也就一般水平,H7就别想了。而且咱们没有内锥刀,全靠手磨,误差控制不住。”

    “再说,我们这帮学生也不是正儿八经干项目的技术工人,大多数刚摸熟机床。”

    “你这精度高、结构复杂,要真划坏了刀具、砸了卡盘,谁也担不起责任。”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