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认亲宴(一)(2 / 3)

加入书签

p> 这件事,岑老自然提前就跟邵云安和王石井讲了,让两人提前有个心理准备。邵云安和王石井心中的感动自不必说,尤其是王石井。

自己的亲爹娘恨不得自己去死,认的义父却是如此看重他。即便他心知这一切都是沾了自家媳妇儿的光,他也是极其感动的。

整个认亲宴办得极为隆重却不奢靡。邵云安和王石井给前来的岑氏长辈和同辈们都准备了一份小礼物。这也是表示两人很愿意成为岑氏一族的“编外人员”。

礼物对邵云安来说很“普通”,收礼的人回去打开却是吃惊不已——每人一条翡翠手串和一小罐“金丝皇菊”。

岑氏的族人们也送了邵云安和王石井见面礼,两个孩子的最多。送给两个孩子的几乎都是书本、笔墨。

岑氏的族长特别送了王青一方很好的砚台,送给妮子王璟妍一把很有年代的古琴,可谓是心意十足了。

而邵云安和王石井送给义父、义母的认亲礼除了他们两人要送上的衣物、鞋子等,邵云安还准备了额外的礼物。

他从自己的空间收藏里,挑了一幅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摹本,当然,真迹他也弄不来。

另一件是《洛神赋图》摹本。

《洛神赋图》原图出自东晋顾恺之,是绢本,早已遗失。之后流传于世的是宋代的四件摹本。邵云安拿出来的就是在这四件摹本的基础上,后世又整合加工的。

《兰亭序》是王羲之50岁时的得意之作。后人评价其为“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故而历代书家都推《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

当邵云安与王石井在岑老的面前缓缓展开《兰亭序》摹本之后,全场惊呼声阵阵,当即就有许多人不顾主人的意愿涌上前来,观摩法家的得意之作。

《洛神赋图》全卷分为三个部分,描绘的是曹植与洛神真挚纯洁的爱情故事。人物安排疏密得宜,在不同的时空中自然地交替、重叠、交换,而在山川景物描绘上,无不展现一种空间美。 [1]

在另一个时空维度的某一个古老国家流传下来的古代绘画中,《洛神赋图》被认为是第一幅改编自文学作品的画作。 [2]

邵云安和王石井把字、画送上去,说是给义父的认亲礼。周围那么多宾客,这种时候肯定是要展现一个两个儿子的孝心的。

岑氏族中立刻过来两个年轻人,帮着展开这两幅字、画,先展开的是《兰亭序》。

此时的燕国,有类似于“行书”这一字体,但还并未形成固定的流派。邵云安的这一卷《兰亭序》可不是他随便在网店里买的,也是他花大价钱收来的。

《兰亭序》中有一些字是燕国还未出现的字。当《兰亭序》被缓缓展开时,全场顿时惊呼一片,很多人都是起身立刻围了过来。

岑氏的族老见状,不等岑老开口,非常主动地“帮”他拿出另一个盒子里卷着的画轴。

邵云安手里的《洛神赋图》有三个版本。他送给岑老的这一版是收藏《洛神赋图》的博物馆复刻的,用丝绢装裱,只看那卷轴的外观就可知其贵重。

岑老眼疾手快地按住族老的手,使了个眼色。族老心领神会地把画放了回去。宾客们不乐意了,纷纷嚷着让岑老把那幅画也展开让大家开开眼。

岑老笑呵呵地说:“不急不急。老夫先看这字。”

这幅字已经令岑老的眼睛都要直了,他可不敢再当众打开那幅画了,他怕保不住!

王石井作为家主,开口说:“爹,这是我与云安的一份心意。我与云安都是无父无母的孤儿,今日,我与云安有了爹,有了娘,还望爹您笑纳。”

“呵呵,呵呵呵……”

岑老怎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