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市长到任(2 / 3)

加入书签

度生命体’,避免人走政息?如何将改革红利制度化、长效化?”

“第二,产业生态的韧性与升级。‘长河联合体’、‘禾苗’品牌初具规模,但产业链条尚不完整,抗风险能力弱,尤其是高端市场拓展和核心技术自主可控面临挑战。如何打造更具韧性、更可持续的产业生态链?”

“第三,利益格局调整的深层阵痛与风险平衡。改革进入深水区,必然触及更深层次利益调整。‘洼地效应’、‘断链之痛’虽已初步化解,但新的矛盾点仍在孕育。如何在保持改革锐气的同时,精准识别风险,动态调节平衡,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他顿了顿,目光直视韩五华,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

“破局的关键抓手,在于‘三个深化’:”

“深化制度筑基!将行之有效的改革举措,上升为地方性法规或规范性文件,构建‘改革—立法—固化’的闭环!建立第三方评估和动态优化机制,确保制度长青!”

“深化科技赋能!推动‘安全云峡’智慧中枢与省‘数字政府’平台深度对接,打造全域感知、智能决策、精准响应的城市治理‘超级大脑’!支持神农、安盾等龙头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突破核心关键技术!”

“深化民生为本的协同治理!以‘共享社区’、‘心理护航’、‘教育均衡’为抓手,激活基层内生动力,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共治的民生保障网络!将风险防控的关口前移到社区、网格!”

秦风的回答,如同精心打磨的利刃,精准剖析,路径清晰。没有空话套话,只有基于实践的深刻洞察和可操作的解决方案。会议室里,只有他沉稳的声音在回荡。

韩五华静静地听着,镜片后的目光深邃如潭。他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节奏平稳。秦风每说一点,他眼中的审视便淡去一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专注的倾听和不易察觉的赞许。

待秦风说完,韩五华沉默了几秒。空气仿佛凝固。

“好。”他终于开口,声音依旧低沉,却多了一丝温度,“问题看得准,思路理得清。”

他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目光扫过秦风,又看向李志强:

“李书记,云峡这块‘深改试验田’,土壤肥沃,秧苗茁壮。但要想结出更丰硕的果实,光靠云峡一隅之力,不够。”

他的目光重新聚焦在秦风身上,带着一种新的、更具分量的期许:

“秦风同志,玉河市作为整体,需要云峡这枚‘探针’,刺破更多体制机制的壁垒!需要云峡这颗‘火种’,点燃全市改革创新的燎原之火!”

他身体微微前倾,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下一步,市委市政府将全力支持云峡深改向纵深推进!同时,要求云峡,主动承担起‘全市改革策源地’和‘经验输出站’的重任!”

“第一,推动‘云峡方案’在全市重点领域(如行政审批、国资国企、营商环境)的试点推广!由你牵头,制定对接方案!”

“第二,建立‘市县深改联动机制’!云峡经验,优先在全市复制;全市难题,云峡先行先试!形成双向赋能!”

“第三,支持云峡对接省级乃至国家级改革试点资源!打造更高能级的开放平台和创新高地!”

韩五华的声音斩钉截铁,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敲在鼓点上:

“云峡,不仅要做好自己的‘试验田’,更要成为撬动玉河全局改革的‘战略支点’!这个担子,你敢不敢接?能不能扛?”

最后一句,带着强烈的挑战意味,目光如炬,直刺秦风心底!

会议室里落针可闻。李志强也收敛了笑容,目光灼灼地看着秦风。

秦风迎着韩五华锐利如刀的目光,胸膛微微起伏。他没有丝毫犹豫,挺直腰背,声音沉稳而充满力量,如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