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雾江三号码头渔市(2 / 3)
>秦风接过报告:“以后叫我秦副市长就好。”
“是!秦副市长!”雷忠声音洪亮,“我的电话号码已存入您办公电话一键拨号1号键。车辆24小时待命,保证五分钟内到达指定位置。请问今天有什么行程安排?”
高效、精准、毫无废话。如同一颗被敲入复杂机器的标准化钉子,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却自带一股不容置疑的稳固力量。
秦风点点头:“今天没有外出安排。你先熟悉一下环境。”
“是!”雷忠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虽然瞬间意识到场合不对,手略显生硬地放下,但身姿依旧挺拔,转身,迈着标准的步伐离开。
门关上。秦风知道,这颗“钉子”,已经让很多人感到不适了。
下午,杨小波的报到则显得仓促许多。敲门声很轻,带着迟疑。
进来的年轻人比照片上更显青涩,鼻尖甚至冒了点细汗,手里抱着一个硕大的、塞得歪歪扭扭的纸箱,里面是他在调研处的全部家当——几本厚实的调研报告、一摞笔记本、一个旧水杯,甚至还有一包没吃完的饼干。
“秦…秦副市长,您好!我是调研处的杨小波,奉命向您报到。”他声音有些发紧,放下箱子时差点绊了一下,脸颊瞬间涨红。
秦风看着他:“余秘书长都跟你说了?”
“说了…让我给您当联络员。”杨小波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但我…我没经验,怕做不好,耽误您工作。”
“没经验可以学。”秦风指了指沙发,“坐。说说你那个雾江民俗调研,有什么发现?”
提到专业,杨小波的眼睛瞬间亮了,紧张感消退大半:“那个调研…其实没做完就被叫停了。但我们走访了沿岸十七个村,发现很多老渔民都在说,雾江近十年的鱼汛规律全乱了,很多老品种绝迹了,倒是以前没见过的一些红鳍怪鱼多了起来…他们还抱怨,江水味道变了,煮出来的饭都带股怪味…”他语速加快,从纸箱里翻出一本厚厚的、页脚卷边的笔记本,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访谈内容,还夹着几张渔民画的简易鱼类图。
他的叙述或许缺乏官场的条理,却充满了未经雕琢的真实细节,像一面粗糙却清晰的镜子,映照出光鲜规划报告背后,雾江沿岸最真实的伤痛与变迁。
秦风静静听着,偶尔问一两个问题。最后,他问:“这些情况,你的调研报告里写了吗?”
杨小波神色一黯,摇摇头:“初稿写了,但处里审核没通过,说…说这些内容‘缺乏宏观数据支撑’,‘容易误导决策’,让重写。后来项目就停了…”
“你的原始记录还在吗?”
“在!都在这个本子里!”杨小波紧紧攥着笔记本,像护着什么宝贝。
秦风点点头:“好。从今天起,你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继续完善这个调研。我需要知道最真实的情况。”
杨小波愣住了,眼中闪过难以置信和一丝激动:“可…可是秦副市长,这不在市府办安排的工作职责里…”
“现在,这就是你的职责。”秦风语气不容置疑,“直接对我负责。”
临近下班,余雷再次出现在办公室门口,笑容无懈可击:“秦副市长,雷忠和杨小波的手续都办妥了。这是给您准备的本周工作日程初稿,请您审阅。”他递过一张打印精美的表格。
表格上,秦风的日程被各种“调研”、“座谈”、“听取汇报”填满:周一调研市科技馆,周二听取文旅局关于地方志编纂进展汇报,周三参加老年书法协会座谈会…完美契合赵达康给他安排的“分工”,将他牢牢按在边缘事务的轨道上。
秦风看了一眼,将日程表放在一边:“余秘书长费心了。不过,我打算增加一项安排。”
“您请说。”
“明天上午,去雾江三号码头看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