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余波荡漾(1 / 3)
江泉市的清晨,似乎与往日并无不同。阳光依旧穿透稀薄的雾霭,洒在市政府大楼庄重的灰色外墙上,上班的车流依旧汇成一条条沉默的河,涌入大院。然而,一种无形的、微妙的电流,却悄然在每一个角落窜动,刺激着这座权力中枢里最敏感的神经末梢。每个人,从手握重权的局长到端茶送水的科员,行走间似乎都多了一分不易察觉的审慎,交谈时眼神里也多了一丝心照不宣的闪烁。
林振邦书记履新华清市的消息,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深潭,激起的涟漪正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和力度,扩散至南江省的每一个角落,而作为他曾经主政的省会、也是其女婿秦风所在的城市,江泉首当其冲,感受着这“政治冲击波”最直接、最强烈的震荡。
副市长秦风像往常一样,准时踏入办公室。杨小波已经将整理好的文件和泡好的热茶放在了他的办公桌上。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天文件筐的最上方,多了一份来自市委办公厅的加急件。
“秦市长,这是市委周书记办公室刚送来的,关于雾江生态文化长廊项目的批示件。”杨小波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恭敬,甚至比平时更轻缓了些。
秦风面色平静地点头,坐下,拿起那份文件。拆开密封条,里面是文旅局上报的一份关于项目近期工作进展和需协调问题的汇报材料。而在材料的扉页空白处,赫然是市委书记周海洋亲笔写下的一段批语,墨迹新鲜,笔力遒劲:
“文旅局并秦风同志:此项目系我市转型发展之关键,意义重大,须全力推进。所提问题,各相关部门须主动担当,密切配合,特事特办,不得推诿拖延。海洋。即日。”
批示不长,但字字千钧。“关键”、“重大”、“全力推进”、“主动担当”、“特事特办”、“不得推诿拖延”……这些词汇组合在一起,传递出的支持力度和紧迫感,远超以往任何一次。这不再是原则性的支持,而是带有明确倾向性和强制力的指令。更关键的是,批示直接点明了“秦风同志”,这是一种罕见的、带有个人色彩的责任授予和背书。
秦风缓缓放下文件,端起茶杯,氤氲的热气模糊了他瞬间锐利起来的目光。他心中了然:周海洋的反应,比他预想的还要快,还要明确。这位一向以平衡和掌控着称的市委书记,显然在第一时间重新评估了局势,并迅速做出了姿态鲜明的调整。这既是向自己,更是向省里乃至更高层面,表明他紧跟大局、支持“新生力量”的态度。这份批示,是一把锋利的尚方宝剑,但也将他秦风更直接地推到了聚光灯下。
几乎在秦风收到批示的同时,市委大楼,周海洋的办公室里,气氛同样微妙。
周海洋站在窗前,望着楼下井然有序的院落,手中把玩着一支精致的钢笔。秘书轻手轻脚地进来,汇报了几项日常安排后,看似随意地补充了一句:“书记,文旅局那份材料,已经按您的批示,送达秦副市长办公室了。”
周海洋“嗯”了一声,没有回头,目光依旧深远。他当然知道这份批示会引发怎样的解读。在官场,领导批示的措辞、语气、乃至送达的时机和方式,都是精妙的政治语言。他这次,deliberately用了最坚决、最不留余地的词汇。
他在传递几个清晰的信号:第一,他周海洋高度重视并坚决支持雾江项目,这是江泉当前的头等大事;第二,他信任并倚重秦风的能力,赋予其充分的权力;第三,任何阻碍项目推进的行为,都将被视为与他周海洋唱反调。
这是一种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他将宝压在了秦风,或者说,压在了秦风背后那棵骤然参天的大树上。他需要借助这股“东风”,更快地推动江泉的发展,同时也巩固自己作为“支持改革、爱护干部”的正面形象。当然,他也深知,此举必将彻底激化与赵达康之间的矛盾,但他判断,在当前的势能对比下,赵达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