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攻心为上(1 / 3)

加入书签

锁定东风县环保局操作股长王海涛为重大嫌疑人的消息,如同在暗夜中点燃了一盏探照灯,虽然光线所及有限,却清晰地照亮了一个关键的突破口。副市长秦风与刘玉凤在加密通话中进行了紧急磋商。直接采取强制措施风险太高,容易打草惊蛇,必须采取更隐蔽、更巧妙的策略。

“王海涛家庭负担重,妻子长期患病,这是他最大的软肋。”秦风在电话里分析,声音低沉而冷静,“硬攻不如智取,攻心为上。刘市长,你分管卫健,这条线,由你来切入最合适,也最不引人怀疑。”

刘玉凤立刻领会了秦风的意图:“我明白。以关心困难职工家属身体健康的名义,进行家访,合情合理,不会引起对方警觉。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自然地进行政策引导和心理疏导。”

“对,”秦风肯定道,“尺度要把握好,既要让他家属感受到组织的压力和关怀,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又不能显得太刻意,避免他们产生逆反心理或恐慌之下向幕后的人求助。核心是传递一个信息:主动交代,是唯一出路,组织会给予出路;顽抗到底,后果不堪设想。”

“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刘玉凤语气沉稳,透着一股让人安心的力量。她长期在卫健系统工作,与各类人员打交道,既有女性的细腻,又不乏处理复杂情况的魄力。

一套针对王海涛家庭的“温情攻心”方案,在两位副市长的密谋中迅速成型。

方案既定,刘玉凤立刻开始行动。她没有通过环保局这条线,而是直接安排市卫健委办公室,以“开展市直单位困难职工家庭健康关爱活动”为名,下发了一个看似常规的通知,要求各区县卫健局配合,对辖区内部分患有慢性病的困难职工家属进行一轮健康随访和用药指导。

东风县卫健局接到通知后,按常规流程安排了一名分管副局长和一名负责慢性病管理的科长执行。而刘玉凤则通过绝对可靠的私人渠道,悄悄联系上了东风县卫健局的局长(曾是她在市卫健委的老部下),在电话里轻描淡写地提了一句:“这次活动,市里很重视,特别是对一些家庭负担特别重的职工,要体现组织的温暖,确保随访到位。比如,环保局有个叫王海涛的同志,家里爱人身体好像一直不太好,你们可以重点关心一下。”

局长心领神会,知道这绝非普通的“关心”,但出于对老领导的信任和纪律要求,他没有多问,只是郑重保证:“刘市长放心,我一定安排最可靠的人,把工作做细做实。”

于是,一次看似平常、实则蕴含深意的家访,被提上了日程。时间定在两天后的下午,由那位科长亲自带队,以“随机抽选、例行随访”的名义进行。

两天后,下午三点。东风县一个略显陈旧的老式居民小区里,王海涛家位于三楼。敲门声响起时,王海涛的妻子李秀英正坐在沙发上熬中药,满屋弥漫着苦涩的气味。她身体虚弱,脸色苍白,打开门,看到穿着白大褂、挂着工作证的卫健局干部,有些意外,也有些局促。

“您好,是李秀英女士吧?我们是县卫健局的,根据市里统一安排,来做一次慢性病患者的健康随访和用药指导。”科长面带微笑,语气温和,身后跟着一名护士模样的工作人员,提着药箱和慰问品(一小桶油和一袋米)。

李秀英连忙将人让进屋里。家里陈设简单,甚至有些简陋,墙上挂着儿子的奖状,桌上摆着各种药瓶,透露出这个家庭的经济压力和女主人的病痛。科长和护士耐心地询问李秀英的病情、用药情况,帮她测量了血压,并做了一些简单的健康指导。整个过程专业而自然,充满了关怀。

交谈中,科长看似无意地提起了李秀英的丈夫:“您爱人是在环保局工作吧?工作忙不忙?家里就您一个人,他照顾起来也辛苦啊。”

李秀英叹了口气:“是啊,在监察大队,经常要跑外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