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一锤定音(2 / 2)

加入书签

极其简短的、不含具体证据和姓名的情况说明(仅提及“江泉雾江案取得重大突破,证据确凿指向人为,但遭遇巨大阻力,已形成报告由周海洋书记直报省委”)转给林振邦,并附上一句:“父亲大人钧鉴:风儿遇难关,证据确凿而路阻,望父亲知悉,非请托,仅报平安。”

这种方式,既让林振邦了解了关键时刻的态势,知晓了秦风手中握有重器且程序合规(由市委书记上报),又完全没有请求干预之意,避免了任何违规嫌疑。但林振邦的“知悉”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巨大的威慑力,能确保省委主要领导在收到周海洋的报告时,会以最严肃、最审慎的态度对待,无人敢在其中做手脚。

方案既定,行动迅速展开。

周海洋动用了自己经营多年、从未示人的一条绝密关系网。一位他绝对信任的、已在省委办公厅担任要职的老部下,以汇报“紧急公务”为名,获得了面见省委王书记的机会。在简短的汇报后,他将那份加密U盘亲手交给了王书记的机要秘书,并低声强调:“周海洋同志嘱托,此乃江泉雾江案关键证据,事关重大,请务必直达王书记。”

几乎在同一时间,林妙雪的信件也通过安全渠道寄往北京。这封信看似家书,实则承载着至关重要的政治信息。

两份“信息”,通过两条平行的、互不交叉的“天梯”,向着权力的最高处传递。整个过程,悄无声息,却蕴含着石破天惊的能量。

报告送出后的几天,是秦风职业生涯中最漫长、最煎熬的等待。江泉表面依旧平静,赵达康派系的挣扎似乎还在继续,但秦风能敏锐地感觉到,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不同寻常的紧张和期待。

第三天,省委办公厅突然向江泉市委发来一份明传电报,内容简短却字字千钧:“报来的《关于江泉市雾江污染事件调查报告》收悉。省委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已批转省纪委、省公安厅、省环保厅等部门负责同志阅研,并要求立即组织精干力量,成立省委专项工作组,赴江泉市指导彻查此案。望江泉市委市政府全力配合,确保调查工作顺利进行。”

这份电报,如同一道闪电,劈开了江泉上空的层层阴霾!它明确传达了几个爆炸性信息:报告已直达天听!省委最高层已亲自介入!调查级别已从市级提升至省级!

消息传出,江泉官场瞬间经历了一场无声的地震。所有仍在观望、犹豫甚至负隅顽抗的力量,在这绝对的权威面前,彻底失去了挣扎的勇气。赵达康接到通知后,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整整一个下午,再出来时,面色灰败,仿佛瞬间被抽走了所有精气神。他知道,游戏结束了。他那些省里的“关系”,在省委主要领导的明确批示面前,已变得无足轻重。

而秦风,在接到周海洋亲自打来的电话,听到电报内容时,并没有欢呼雀跃,只是长长地、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他走到窗前,看着窗外依旧阴沉的天空,心中却是一片澄澈。这一锤,终于敲响了!它敲碎的不只是赵达康等人的侥幸,更是江泉长期以来的沉疴积弊。一条通往光明的通天之路,已在雷霆中铺就。接下来的,将是彻底的清算与新生。而他,终于可以暂时卸下千斤重担,迎接必将到来的黎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