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暂时担上两京一十四路!(4 / 7)
。
熙丰三年,经济改革,休养生息。
熙丰四年,自然是得轮到军队改革。
不过,目前还不是裁军的好机会。
边疆动乱,为免动摇军心,暂时还不能裁军。
真正的裁军机会,还得是大胜归来以后。
而且,裁军也没想象中的简单,稍有不慎,甚至都有可能倾覆山河。
自古以来,裁军艰难,主要是涉及两大难题:
一,怎么解决被裁的士卒?
一般来说,士卒都是“终生制”。
一天为卒,一辈子都可以是卒,从而领一辈子的军饷。
裁减军卒,万一用力过猛,就很容易招致反叛。
并且,不少士卒都是无家可归的流民。
一旦裁减,无处可去,唯有反叛。
二,怎么解决军中的勋贵?
将门勋贵,富贵不断,利益来源不少。
其中一大利益来源,就是吃兵血!
吃兵血主要分为吃空饷和克扣军饷两种类型。
其中,吃空饷是利益来源的大头。
根据《论兵十事疏》记载:禁军一兵之费,以衣粮、特支、郊赉通计,一岁约费钱五十千;厢军一兵之费,岁约三十千。
也就是说,综合衣粮、特支、郊赉三方面来讲,一名禁军一年的兵饷是五十贯左右,厢军是三十贯。
这是算上了衣物、粮食消耗,以及一些补贴的结果。
实际上,真正落到禁军士卒和厢军士卒手上的钱也就一二十贯钱,其他的都是折算成衣物和粮食。
但是,吃空饷没有“真人”的存在,也就不消耗衣物、粮食、补贴。
综合来算是三十贯、五十贯,将门勋贵就真的能够吃到手三十贯、五十贯。
这可不是小钱。
一户五口人的平民百姓,一年的耗费也就二三十贯钱而已。
相当于吃一名士卒的空饷,就能赚到两户十口人的生活费,可谓是相当暴利。
也因此,不少有权的将门勋贵都是吃空饷的大户。
&nb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