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王师凯旋!(2 / 8)
;这不,礼部就呈上了相应的谥号。
若是内阁认为谥号无误,就可拟定披红建议,呈奏官家,让官家予以定夺。
若是内阁认为有些谥号不合适,那就打回礼部,让礼部的人重新拟定。
忠襄!
忠肃!
忠毅!
几位内阁大学士,皆是沉吟起来。
安邦定国为襄,辟地有德为襄。
品行端正为肃,作风持重为肃。
意志坚定为毅、勇武果敢为毅。
“忠襄为佳,忠肃、忠毅次之。”文华殿大学士唐介沉吟着,平和道:“都是偏上乘的谥号。”
相较于文臣的谥号来说,武将的谥号并不繁杂,主要就三种:
一等谥号为单字,也即以单一的忠、武为谥号。
这种定谥的法子,还是相对少见。
截至目前,仅有开国功臣曹彬一人尔。
曹彬!
这位是太皇太后的祖父,起初的谥号是武惠,及至太皇太后入宫为后,其谥号便更替为单一的“武”字。
二等谥号,以“忠”字开头,并以忠武、忠襄为上等,余下的稍次一些。
若是抛开一些可遇不可求的单字谥号,以“忠”字为开头的谥号,已然是武将谥号的顶点存在。
特别是忠武、忠襄两大谥号,百年来得到的武将也就寥寥几人而已。
三等谥号,为非单字、非“忠”字开头的谥号。
这一类谥号,说是“三等”,但含金量也丝毫不低。
毕竟,凡是有资格被礼部拟定谥号的人物,基本上都是掌权一时的存在。
所谓的三等,仅仅是对于“重臣”这个小圈子来说是三等。
但,三等“重臣”,也是重臣。
其尚未离世以前,对于百官来说,大概率是呼风唤雨一般的人物。
由此观之,定谥的门槛何其之高。
忠襄、忠肃、忠毅!
礼部拟定的三大谥号,都是以“忠”字开头,乃是武将中的上佳谥号。
其中,忠襄更是上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