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陈今朝站在船头(5 / 5)
松了一些。
已经有几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抬头四处瞧瞧,你看看我,我看看领导,肚子里的话显然又到了嘴边。“陈总师,我有问题!”
一位勇敢的年轻人站了出来,举手道。“你说。”
“陈总师,我有点没明白,我们为什么会造吨位不过1500吨的导弹艇?”
“一来,我们船厂是有过建造大型舰艇的经验的,051的驱逐舰项目我们就曾参与过,您是不是对我们船厂的实力低估了?不敢把大型舰艇的项目立出来。”
“二来,我们国家是有导弹艇了,不管是24型导弹艇,还是21型导弹艇,都够用了,现在缺的不是海面大型舰艇吗?”
勇。
很勇。
勇敢的年轻人,在会议上勇敢地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也问出了在座所有人的心声。
看来,所有人在得知‘战功赫赫’、‘履历惊人'的陈总师到来后,心里是有所期待的。如今,看着手中吨位不过1500吨的导弹艇,心里的落差感确实大。
大家都想造大船,参与历史级别的重磅项目,希望能尽快从近海走向远洋。“.~咳咳.….”
黄光全怕陈今朝尴尬,下不来台,连忙咳嗽两声。但也没出声接话。
看着‘油腻’的他,对涉及到军工科研专业性的问题,很是尊重。陈今朝也没急着回答,喝了口水,清了清嗓子,才缓缓开口道:“我觉得,有必要先厘清两个概念。”
“一,战舰不是吨位越大越好,而是越先进越好。”
“我理解在座的想法,明白大家都想造大船,为国家海军实力做一份贡献的心气。”“但是,导弹艇真有大家想的那么不堪吗?真有大家所想的那样,理念落伍了吗?”
“未必,就像67年183p型导弹艇一举击沉'埃拉特驱逐舰,导弹艇成为‘以小博大’、飞潜快'的代名词冷。”“到了现在,我觉得他仍然管用。”
“二,军工科研的指导思想,一定要学会因地制宜,一定要懂得适合二字。”
“我们造出来的导弹艇,是用于近海防御的,是用来复杂局势下的南方海域博弈的。”“那还有比小快灵’的海上群狼更管用的舰艇吗?”
“我挺喜欢用一个词形容他的,群狼战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