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民用商船在战时,就是一个国家的隐蔽舰队(2 / 3)

加入书签

然还没到后世的全球造船业‘核心引领者’的程度。

但是,不管是从规模、技术上,还是从产业链完整度等方面看,东方大国当下的造船业实力,也绝对处于世界一

流、顶级的梯队。

能有如此的成就,毋庸置疑,肯定离不开陈今朝的背后助推。

特别是先前三年沉淀期的针对性技术扶持,更是给东方大国的造船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可是,这也不完全是陈今朝的功劳。

因为早在改开之后,伟大设计师在南边画了一个圈后,东方大国其实就开始以低成本的优势承接小本子和小西八低端船舶的订单。

即使那时候主要建造的是散货船、油轮等常规船型,技术高度依赖进口,高端船型占比不足10%。

可到了94年,东方大国的造船产量,还是历史首次进入全球前三。

拥有了规模优势后,进入二十一世纪,东方大国的造船业,就顺势进入到了快速扩张期。

依托廉价劳动力优势和zc红利,《船舶工业振兴规划》的出炉,大国的造船产能就开始爆发式增长。

到了10年,东方大国的三da指标,即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便全面超越小西八,正式成为全球第一造船大国!

其中,最关键的,也是不同于前世同时期的,

便是东方大国的造船业,发展到10年,发展到如今,在陈今朝的支持下,不仅大,还强!

这个强,具体就体现在高端船舶技术上的突破。

就比如,lng船制造技术的突破。

Ing船,即液化天然气船。

由于其制造技术,涉及5万多个精密零部件,所以,它被誉为造船业皇冠上的明珠,被称为是国家工业能力的缩影。

它的制造技术到底有多难?

Ing船,被称为‘海上沉睡的氢弹’。

和航母的建造难度几乎是一个级别的。

在东方大国未突破相关技术前,全球的Ing船高端制造技术,就是被隔壁小西八彻底垄断的。

所以,Ing船制造技术都被突破了,就能感受到东方大国的造船业,具体发展到了哪个程度。

而不止是lng船,

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船(2.4万个标箱),国产首艘大型邮轮(13.55万吨排水量),也都是大国造船业的耀眼成果。

世界造船业的皇冠上,有三颗明珠。

分别是航母,Ing船和大型邮轮。

这三个玩意儿,东方大国在13年的现在,就都集齐了!

这背后所藏着的意义,更不凡。

这意味着动辄两三千万个零部件协同制造的大型高端船舶制造技术背后,带动起了数十个行业,几万家配套企业的发展,形成了千亿级别规模的产业群!

当然,仅仅是这般的现有成绩,陈今朝肯定是不满足的。

就像听完会议报告后,陈今朝打开话筒,对着在座所有人说道:

“大国造船业的发展,还需要各位继续努力。”

“一定要在未来五年内,完成557任务,即占全球市场份额的50%以上,全球十da造船厂占五席以上,全球70%的民用商船,由东方大国建造!”

“在技术上,要大胆突破,再创最大、最先进的成就,同时,也要深挖氢燃料的绿色技术,工业互联网的智能造船技术,还要使配套国产化率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百分百!”

“总而言之,规模+技术,是大国造船业未来发展的驱动力。”

“重塑全球船舶工业版图,成为全球海事规则的重要制定者,就是大家共同的未来目标!”

“另外……”

“说句私底下的话,我希望大家多多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