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3章 希望重燃(2 / 4)

加入书签

一个容易让人误解的地方,跟鄯善城差不多的情况。

其实轮台县的地理位置是有争议的,轮台县的出处应该有两个,不过他们并不在同一个时空。

大唐时期的轮台县,应该是乌拉泊古城遗址,位于今乌鲁木齐市东南郊,是唐代北庭都护府的重要军事防御体系之一,也是丝绸之路北道上的重要节点。

唐太宗贞观十四年(640年),唐朝平定高昌国后,在天山以北设置了庭州,辖金满、蒲类和轮台三县,这是唐代轮台县首次见诸典籍。

而现代的轮台县,是1902年清政府将布古尔地区改置轮台县,隶属于焉耆府设立的轮台县。

其名称沿用了唐代轮台县的名称,但地理位置沿用的,其实就是汉代时期的设置的轮台县。

唐代诗人岑参等人的诗作中多次提及“轮台”,说的应该就是乌鲁木齐市东南郊乌拉泊古城地区。

其实从地理位置也能看出,现代的轮台县,在安西都护府龟兹(库车)右边不到100公里的位置,是前往北庭西州城的必经之路。

而北庭都护府,离乌鲁木齐市东南郊大概是130公里,两者地理非常接近,更符合北庭都护府统治。

如果北庭都护府统治的是现代的轮台县,那距离就超过五百多公里,这还是直线距离,就是现代的公路也达到了688公里,还要翻过至少四座雪山,横跨天山山脉,这么远的距离,显然不符合就近统治需求。

所以这里就以唐代的轮台,也就是今乌鲁木齐南郊位置,作为真正的轮台县。

轮台位于天山北麓,城离西州非常近,位于西州西北,直线距离150公里,实际路程大约200公里。

由于能够得到天山雪水的灌溉,这里是西域少有能生产粮食的地方,也是林昊精心挑选的目标。

要想在西域壮大,就必须掌握粮食生产,在粮食方面自给自足才行。

而整个西域,能做到这一点的也只有伊犁河谷,和天山北麓从独山守捉(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到黑水守捉(疆省乌苏市西)这两条狭窄的地域了。

伊犁河谷如今在葛逻禄手中,且距离有些远,所以天山北麓就成了林昊唯一的选择,这里虽然被吐蕃占据,但处于吐蕃的势力边缘地带,想重新攻占难度并不大。

唐代为巩固西域统治,在北庭都护府(管辖天山北麓及中亚)、安西都护府(管辖天山南麓及南疆)之下,构建了“军-守捉-城-镇-戍”五级军事体系。

“守捉”处于第二层级,地位低于“军”(如北庭都护府下辖的瀚海军、天山军),高于“城”“镇”“戍”,是连接核心驻军与基层哨所的关键节点。

而轮台刚好位于独山守捉到黑水守捉的中间,先在这条狭窄种植带埋下一颗钉子,然后在伺机左右进攻。

不仅能夺回北庭都护府,还能拿下更大的可耕种土地,只要有了适合耕种的土地,大唐的百姓就可以在这里繁衍壮大。

在西州歇息了几天,跟杨袭古商议好了,西域大都督府的位置,就放在轮台,林昊便准备告辞离去。

“都护,我还要带着商队去龟兹,就不多叨扰了,等日后夺回轮台的时候,再来拜见大都护。”

杨袭古其实有很多事情,想要询问林昊的,比如跟着护送他去了一趟长安的陆文彬,整个骑兵小队的人,都变得无比年轻的事情。

虽然陆文彬已经跟他汇报过,但他依然有些难以置信,让人恢复青春,这是多少古今帝王的执念啊,而如今这种不可能的事情,就发生在自己眼前。

但杨袭古终究没有问出口,他在知道林昊商议的时候,就已经知道林昊的规划,反正很快就会回来攻打轮台,所以没必要那么急切。

而林昊跟杨袭古告别,留下了三千军卒,以及大部分百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