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身份的重量(1 / 5)
时光在渔村缓慢而固执地流淌,像门前那条河,看似日复一日相似,水下却早已换了人间。蓝溪——郑蓝溪,在郑家小院这片与世隔绝般的避风港里,如同一株得到精心灌溉的植物,褪去了最初的苍白与脆弱,枝叶日渐舒展,透出柔韧的生机与悄然变化的轮廓。少女的青涩逐渐褪去,显露出青年特有的、柔韧而清晰的身形线条。她的身体彻底恢复了健康,甚至比一般女孩更显出一种水边人家特有的结实与灵巧。脸颊红润,眼眸清澈,虽然眼底那丝若有若无的迷雾并未完全散去,但已多了许多属于“郑蓝溪”这个身份的沉静与温顺。
然而,在这幅日渐安宁的图景之下,某种变化正在悄然发生。郑大山和李秀兰最先察觉到的,是蓝溪那双日益灵巧、仿佛被赋予了某种魔力的手,以及她眼中对色彩和形状日益敏锐的感知。
她不再仅仅满足于将渔网修补得结实耐用。她会将修补处用不同颜色的尼龙线巧妙地编织出细小的、不易察觉的波浪纹或鱼形图案,让原本丑陋的破洞变成一处略显笨拙却充满生趣的装饰。她会将腌制好的小鱼干,按照大小和色泽,在簸箕里摆出对称的、甚至略带艺术感的图案,然后再拿去晾晒。她会捡回河边最普通的鹅卵石,洗净晾干后,用烧火后剩下的木炭条,或是偷偷挤出一丁点李秀兰染渔网用的、极其珍贵的颜料,在上面细细描画出栩栩如生的小鱼、小虾、摇曳的水草,甚至只是几笔写意的、流动的水波纹。这些微不足道的小创作,是她沉默世界里悄然绽放的花朵,是她与这个熟悉又陌生的世界对话的独特语言。
李秀兰起初只觉得惊讶和些许浪费:“这娃,手真巧!就是这颜料金贵着呢…”但当她看到蓝溪完成那些小作品时,眼中闪烁的那种前所未有的、专注而明亮的光彩,那种近乎虔诚的快乐,她便不再多说,有时甚至会偷偷省下一点颜料,塞给蓝溪。
郑大山则蹲在一边,默默抽着旱烟,看着蓝溪用那根烧黑的木棍在石头上作画,黝黑的脸上看不出表情,但眼神深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