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影响甚至改变人的外观与气质。她变得独立、坚韧、自信。那份由郑大山和李秀兰用如山恩情为她重塑的“郑蓝溪”的身份,此刻被知识和技能填充得坚实而饱满。
然而,毕业也意味着选择的十字路口。尹教授私下找她谈过,委婉地表示可以推荐她进入首尔几家顶尖的影视特效工作室或高端美容机构实习,以她的天赋和努力,留在韩国发展前景广阔。这无疑是一个极具诱惑力的选项,意味着更广阔的平台、更高的起点、更国际化的视野。
夜晚,她独自一人登上宿舍附近的小山坡,俯瞰着脚下这片灯火璀璨、繁华不息的巨大都市。首尔给了她重生般的成长,也给了她难以计数的艰难和孤独。她感激这里的一切。但当她静下心来,聆听内心深处的声音时,答案却异常清晰。
她必须回去。
回到那个给予她第二次生命的、临水的小渔村,回到那对用最朴素的善良和毫无保留的爱,为她撑起一片天的老人身边。他们卖掉了渔船,耗尽了积蓄,日夜期盼着她学成归去。他们的白发和皱纹,是她肩上最甜蜜也最沉重的责任。她渴望用自己的双手,去回报那份深恩,去改善他们的生活,去让他们为她感到骄傲。首尔的繁华再好,终究不是她的根。她的根,已被郑大山和李秀兰,重新种在了那片质朴的土地上。
决心已定,归期便提上日程。办理离校手续、预订机票、打包行李…忙碌中,离别的愁绪和对未来的憧憬交织在一起。
离开前的一天,她给张涛发了一条信息,简单告知了归期。他很快回复,约她在法学院那棵最大的银杏树下见面。
午后阳光正好,金黄的叶片在光线下几乎透明,随风摇曳,投下细碎的光斑。张涛穿着简单的衬衫和长裤,身姿挺拔地站在树下,手里拿着一个看起来像是文件袋的东西。他看到她走来,脸上露出惯有的、沉稳而温和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