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孤单的一响。
蓝溪从操作间走出来,看到女孩的瞬间,她专业的目光立刻精准地捕捉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但她脸上没有任何惊讶、怜悯或推销员式的热情,只是保持着惯有的、冷静而温和的平静。
“您好,请坐。”她示意女孩在咨询桌旁坐下,递上一杯温开水。
女孩显得十分局促,手指紧张地绞在一起,眼神躲闪,不敢与蓝溪对视,声音细若蚊蚋:“我…我听说…你们这里…看皮肤比较…专业?” 她的用词小心翼翼,带着明显的试探和不信任。后来蓝溪才知道,这模糊的“听说”,源头竟可曲折地追溯到张涛——他的一位在市公安局做文员的远房表妹,无意中听张涛提过一句“有个朋友从韩国学皮肤管理回来,搞得很专业”,恰好这个女孩是文员小姐妹的同事,被痘痘折磨得几乎抑郁,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最后一丝希望摸了过来。
“是的,我们专注于问题性肌肤的科学管理和修复。”蓝溪的声音平稳,有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您先别急,慢慢说,您的情况持续多久了?之前都尝试过哪些治疗方法?”
或许是蓝溪身上那种迥异于传统美容院推销员的、医生般的冷静气质,让女孩稍稍放松了戒备。她开始断断续续地诉说:从高中开始长痘,试过各种祛痘产品、中药、偏方,去过好几家美容院,被轮番推销过针清、拔罐、各种听起来高大上的“排毒”项目和昂贵的套盒,结果往往是当时稍有缓解,不久后便疯狂反弹,甚至一次比一次严重,皮肤也变得极其敏感脆弱,红血丝明显,动不动就发红发烫。她的语气充满了无助和自我厌恶。
蓝溪安静地听着,没有打断,只是偶尔在平板电脑上记录下关键信息。她没有给出任何即时的承诺或建议,直到女孩说完,才温和地开口:“根据您的描述,您的情况可能比较复杂,涉及皮肤屏障严重受损、可能存在的微生物群落失衡、以及炎症反应的持续激活。我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