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小山任上清查积弊(1 / 3)

加入书签

清溪县,县衙后院。

一灯如豆,映照着张小山那张略显清瘦、却愈沉稳坚毅的脸庞。

他刚刚收到一封来自青石村的家书。

信,是用自家纸坊新产的“青石纸”

写的,带着一股熟悉的竹子清香,入手坚韧而顺滑。

信中,父亲用那质朴的语言,详细描述了家中各项产业的近况。

当读到学堂里正式开设了“格物”

、“算学”

、“百工”

等专科时,小山的脸上,露出了会心的、温暖的笑容。

父亲的眼光和魄力,总是能越这个时代,看到更深、更远的地方。

他将家书小心翼翼地折好,如同珍宝般贴身收起。

然后,将目光,重新投向了面前那堆积如山的、冰冷的官方卷宗之上。

这里,是他的战场。

作为新任的县丞,他除了协助知县大人处理日常政务。

最重要的职责,便是协理全县的钱谷赋税。

他拿起一本记录着秋粮入库的账册,仔细地翻看着。

账面上,一切都显得井井有条,毫无破绽。

可小山的心里,却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他指着账册上的一行字,问向身边一位他新提拔起来的、为人还算正直的年轻书吏。

“小刘,你来看这笔账。”

“黄家村上报,因今秋雨水过多,今年的秋粮减产了三成。”

“入库的数目,也确实对得上。”

“可我上月才亲自去过黄家村,那里明明是河渠通畅,田地里一片丰收景象。”

“何来减产三成之说?”

那刘书吏凑上前看了看,脸色微微一变,欲言又止。

小山看出了他的顾虑。

“小刘,你但说无妨。”

“有本官在此,你无需惧怕。”

刘书吏这才压低了声音说道:“张相公,您有所不知。”

“这黄家村的大部分田地,都租给了县里的黄大户。”

“每年这田产损耗、入库折算,里头的门道多着呢。”

“都是陈年旧账,没人敢去查,也……查不清楚的。”

小山闻言,没有说话,只是又翻开了另一本记录着官仓粮食存储的册子。

册子上,每一笔入库、出库、以及“日常损耗”

的记录,都清清楚楚。

可他却现,这所谓的“日常损耗”

,数目大得惊人。

特别是几个由地方豪绅的亲信所把持的粮仓,每年的“鼠耗”

、“霉变”

,竟然高达一成以上。

“好大的一群硕鼠。”

小山的手指,轻轻地敲打着桌面,眼中闪过一丝冷冽的光。

他知道,这背后,必然隐藏着一张由地方豪绅和衙门胥吏共同织就的、巨大的贪腐之网。

想要真正地推行新政,造福一方,就必须先把这些盘踞在百姓身上吸血的“硕鼠”

给揪出来。

他思索了整整一夜。

第二天,他便以县丞的名义,出了一道再寻常不过的公文。

“秋粮入库已毕,天气渐寒,为防潮湿霉变、鼠蚁滋生,本官将择日,亲率书吏,巡查县内各大官仓。”

这道公文,名正言顺,谁也挑不出半点毛病。

几日后。

小山带着刘书吏和几个他亲自挑选的、孔武有力的衙役,来到了城东最大的一个官仓。

那粮仓的主管,是一个姓钱的、长得脑满肠肥的中年胖子。

他一见小山前来,立刻满脸堆笑地迎了上来。

“哎哟,是什么风把张相公您给吹来了。”

“这点小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