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 百工为金布局之妙(1 / 3)

加入书签

清溪城的营造工地上,植树造林涵养了生机,活水系统净化了血脉,控烟之术约束了火焰,循环之道转化了废土。

安国公张大山那套惊世骇俗的“格物风水”

理论,正在一步步地,从宏伟的蓝图,变为触手可及的现实。

然而,张大山知道,这一切,还只是基础。

想要让这座未来的百工之都,能够长久、安全、高效地运转,避免重蹈黑水镇那种混乱无序、隐患丛生的覆辙,还必须为其注入最核心的灵魂——那就是,秩序。

在张大山的“格物风水”

新解之中,“金”

,不再仅仅代表金属或财富。

它更象征着一种坚固、锋利、不容逾越的“规则”

与“法度”

“五行之道,金曰从革。”

在清溪城营造总署那间已经挂满了各种规划图的大堂之内,张大山指着五行图上那个代表着“金”

的符号,对他麾下最核心的几位弟子——张小山、张柱子、以及几位格物学院的席学子,进行着最后,也是最关键的规划阐述。

“‘从’,是顺从,是遵守;‘革’,是变革,是创新。”

“这四个字,便是我清溪城所有百工之业,必须一体遵行的最高准则。”

“黑水镇之弊,在于唯利是图,毫无章法。

工坊民居混杂,产业布局混乱,工人劳作亦无规矩可言。

此乃‘有金无序’,其利虽显,其败也。”

“而我清溪城,要做的,便是要用这‘金’之规则,为百工之业,划定界限,制定章程,使其在规矩之内,高效运转,长久不衰。

此,方为‘以金生水,以金旺业’的长治久安之道!”

这番话,标志着清溪城的规划,从基础的生态工程建设,正式进入到了更深层次的、关于产业布局和安全生产管理的“顶层设计”

阶段。

第一条“金”

之规则:科学分区,严定界限。

“百工百业,其性各异,其害亦不同。

绝不可混为一谈,一概而论。”

张大山在清溪城那片广阔的“百工区”

地图上,用红色的炭笔,画出了数道清晰的界限,将其分成了几个功能明确、彼此隔离却又相互关联的“产业园”

“其一,‘重火之园’。”

他指着最核心、也是处于最下风口的一片区域,“所有炼铁、烧炭、制石灰、烧砖瓦等烟尘最大、火险最高的工坊,尽皆设于此地。

此园与居民区之间,必须留有不低于五里的‘隔离林带’,任何人不得在此区域内建造居所。”

“其二,‘重水之园’。”

他又指向紧邻“活水净化系统”

的一片区域,“所有印染、造纸、制革、酿酒、制酱等需要大量用水、且会排出大量污水的工坊,皆设于此地。

其排污管道,必须强制接入净化系统,达标之后,方可排放。”

“其三,‘精巧之园’。”

他指向地势较高、环境也相对清幽的一片区域,“所有纺织、木工、精密器械制造等对环境洁净度要求较高、且污染较小的工坊,则设于此地。”

“各园之间,道路区隔,管网独立,互不干扰。

各坊之内,亦需按照生产流程,合理布局,确保人流畅通,货运便捷,火源水源,各得其所。

此,便是我清c溪城的‘产业经纬’,是不可动摇的第一道‘金’规。”

这种现代工业园区的规划理念,在这个时代,简直是闻所未闻。

它不仅从空间上,彻底杜绝了黑水镇那种工坊民居犬牙交错、污染源与生活区混杂的混乱局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