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 疫病初控警钟长鸣(1 / 2)
天南之地,那座曾经被死亡阴影笼罩的十万人灾民安置营,在经历了最初的混乱、恐慌与绝望之后,终于在安国公七女张丫丫和她所率领的那支“格物医疗队”
的力挽狂澜之下,渐渐地重新恢复了秩序,也重新燃起了生的希望。
“隔绝病患之法”
,如同一道坚固的堤坝,有效地遏制了瘟疫的疯狂蔓延。
“生津甘露之术”
,如同救命的甘霖,将无数濒临脱水死亡的病患,从鬼门关前拉了回来。
而那融合了中医千年智慧的“辨证施治”
之道,以及栓子从千里之外送来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精炼酒精”
,更是如同最锋利的刀剑,直捣病巢,大大缩短了病患的康复周期,也为整个防疫工作,安上了一道坚不可摧的“洁净”
防线。
一个月后,当安置营内最后一名霍乱病患,在经过精心的治疗和观察,被确认彻底康复,并由丫丫亲自摘下口罩,微笑着送出隔离病院的大门时,整个安置营都彻底沸腾了!
无数的灾民自地涌向了隔离病院的门口。
他们没有欢呼,也没有喧哗,只是不约而同地,对着那座曾经让他们感到恐惧、如今却充满了再生希望的“白色别院”
,对着那位虽然身形单薄、却在他们心中如同在世神明般的安国公府二小姐,以及她身后所有疲惫不堪、却眼神明亮的医疗队员们,深深地跪倒在地。
“谢谢……谢谢丫丫小姐……”
“谢谢各位神医……”
“是你们……给了俺们第二次活命的机会啊……”
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最质朴的语言。
没有惊天动地的场面,只有那成千上万个自肺腑的、沉甸甸的叩。
那份劫后余生的感激,那份对医者仁心的无上崇敬,在这一刻,汇成了一股无声的、却又足以撼天动地的巨大暖流。
……
疫情,总算是初步控制住了。
但丫丫的心,却并未因此而有丝毫的放松。
她知道,这场胜利是脆弱的,也是侥幸的。
一个真正强大、真正文明的国家,绝不能将万千子民的性命,寄托于少数人的“神通”
与“侥幸”
之上。
必须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可以覆盖全国的、足以防患于未然的……防疫常法!
这个念头,如同在她心中点燃的一盏明灯,让她那双清澈的眼睛里,迸出了越“医者”
身份的、一种更为深邃、也更为坚定的光芒。
她将自己在这次抗疫中的所有观察、实践以及思考,连夜整理成了一份厚重无比的、包含了无数详实数据与前瞻性构想的……《论帝国防疫安民疏》。
在这份奏疏中,她以一种毋庸置疑的、充满了科学逻辑的笔触,系统地阐述了她的核心思想。
其一,是“医政合一,防重于治”
。
她大胆地提出,朝廷应在太医院之外,专门设立一个全新的、由内阁直接管辖的、权力与六部相当的独立衙门——“大宁惠民防疫司”
!
此衙门不仅要负责管理全国的医馆、药材,更要负责制定全国性的洁净章程,监督各地的环境,以及在太平时期,便进行疫病监测、预警和防治知识的普及。
“治病如救火,与其临渴而掘井,不如未雨而绸缪。
防疫之要,不在于‘救’,而在于‘防’!
当将‘防重于治’,立为我大宁医政之国策!”
其二,是“格物穷理,病源可溯”
。
她将自己关于“病根在于水”
、“疫疠可互传”
的颠覆性理论,以及精炼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