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尘埃落定休养生息(1 / 3)

加入书签

太和殿上那场史无前例的“灾后论功行赏”

大典,如同一场深刻的政治洗牌,彻底重塑了大宁帝国的权力格局。

安国公府的声望与地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而那些在灾情中失职、甚至国难财的官员与商贾则受到了最严厉的惩处。

一时间,朝野上下,风气为之一清。

在这场大风暴之后,帝国终于迎来了一段宝贵的、也是来之不易的……战略平静期。

皇帝宁宣宗深知,连续的北伐与救灾,虽然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但也让整个帝国的神经紧绷到了极限。

此刻,最需要的,不是继续高歌猛进,而是休养生息,巩固成果,将那些在危机中催生出的“新政”

与“良策”

,真正地、稳固地,落实到帝国的每一寸土地之上。

于是,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整个大宁帝国都进入了一个外表看似波澜不惊,内里却在生着深刻变革的“精耕细作”

阶段。

……

先,是民心的彻底安定。

张家平价售出的救命粮以及朝廷后续调拨的充足物资,让所有灾民都安然度过了最艰难的饥荒期。

在“以工代赈”

和“军民共建”

的强大合力之下,天南、云梦两地的灾后重建工作也以一种惊人的度高效地推进着。

被洪水冲毁的家园在格物学院的科学规划下以一种更坚固、更合理的方式被重新建立起来。

被干旱龟裂的土地也在新修的水利设施和“青石农庄”

推广的耐旱良种的帮助下重新焕了生机。

当第二年秋收,看着那沉甸甸的谷穗再次压弯了枝头时,所有经历过那场地狱般灾难的百姓都流下了喜悦的泪水。

他们知道,苦日子是真的过去了。

而他们对那位在危难时刻力挽狂澜的安国公张大山以及那位心怀仁善、不惜代价也要救济万民的皇帝陛下,其拥戴与感激之情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近乎于信仰般的高度。

其次,是新政的全面深化。

有了民心作为最坚实的后盾,以内阁辅张小山为的新政派,开始大刀阔斧地将那些在救灾中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非常之策”

,转化为帝国的“常态化”

制度。

“大宁惠民防疫司”

在张丫丫的亲自主持下正式挂牌运转。

她带领着她的医疗团队,开始在全国各州府建立基础的疫病监测站,普及卫生防疫知识,并有计划地为偏远地区的百姓进行最基础的“义诊”

和草药知识的传授。

“皇家营造司”

与“环保督查院”

在张柱子和“铁面御史”

陈博古的联手之下,将“清溪城模式”

作为硬性标准,强制推行到所有新建的城镇和工坊之中。

虽然依旧会遇到一些地方利益集团的阻挠,但在皇帝的鼎力支持和“黑水镇”

那个惨痛教训的震慑下,帝国的“绿色展”

之路走得虽然艰难,却也异常坚定。

“皇家铁路总署”

与“探海总署”

也在各自的领域里稳步推进着。

南方的铁路在解决了最初的环保争议之后,开始以一种更科学、更环保的方式加建设。

而石头的商会船队,也在海军的护航之下,开辟出了几条通往南洋诸国的、更为安全的“黄金航线”

……

整个帝国都呈现出一种百废待兴、欣欣向荣的景象。

而安国公府,则在这段相对平静的时期,再次选择了低调和……内功的修炼。

张大山婉拒了所有不必要的社交和应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