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顽固派拒种言之凿凿(2 / 3)
p>
说到“华夷之辨”
,从“身体肤”
扯到“医道正统”
。
洋洋洒洒数千言,将牛痘之法,痛斥为“以贱犯贵之妖术”
、“以夷变夏之祸源”
、“伤风败俗之恶行”
。
最后,他更是以一种近乎于“尸谏”
的悲壮姿态,在疏中言明:
“臣,王景弘,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不忍见陛下,为妖术所惑,行险政于天下。”
“臣,愿以一家之安危,为天下万民,做一表率。”
“我王氏一族,上至老朽,下至黄口小儿,宁死绝不以牛毒秽体!”
“以此,来扞卫我圣人所传之礼法,以保我大宁之国体纯正!”
……
这封充满了道德绑架意味的奏疏,一经递上便再次在京城政坛,掀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波澜。
那些原本就对“格物新政”
心存不满,或者因为安国公府势大而心生嫉妒的守旧派官员们,如同找到了主心骨一般,纷纷上书附和,称赞王尚书“风骨凛然”
,“乃国之大儒,社稷之栋梁”
。
一时间,朝堂之上,再次形成了支持与反对两派,泾渭分明的对峙局面。
皇帝宁宣宗看着手中那份言辞恳切、却又处处透着顽固与迂腐的奏疏,气得是龙颜大怒,差点当场就下旨,将这个不知好歹的老顽固,革职查办。
但一旁的张小山,却及时地,劝住了他。
“陛下,息怒。”
张小山平静地说道,“王尚书此举,虽是迂腐,却也代表了朝中一部分老臣的心声。
强行压制,反而会激起更大的反弹,不利于国策的平稳推行。”
“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皇帝皱眉问道。
“陛下,”
张小山的眼中,闪过一丝深邃的、近乎于冷酷的光芒,“既然王尚书,愿意以他一家之安危,来为天下人‘做表率’。”
“那……陛下,何不成全他呢?”
“嗯?”
“陛下,天花之疠,非人力所能左右。
王尚书府上上下下数百口人,每日迎来送往,总有疏漏之时。”
“咱们,什么都不用做。”
“只需,静静地等着便可。”
“等着,让那无可辩驳的、最残酷的‘事实’,来亲自给王尚书,也给天下所有心存侥幸之人……”
“上最后一课。”
皇帝瞬间便明白了张小山话语中,那冰冷而又致命的含义。
他沉默了许久,最终缓缓地点了点头。
他将王景弘那份奏疏,留中不。
既没有批准,也没有驳斥。
只是,下了一道意味深长的口谕:
“王尚书,乃国之重臣,其拳拳爱君之心,朕心领了。”
“其家之事,便由其……自行处置吧。”
……
于是,在整个京城,都在惠民防疫司的统一指挥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全民种痘”
运动之时。
礼部尚书王景弘的府邸,便成了这座城市里,一个极其特殊,也极其……顽固的“孤岛”
。
他严令,府中上下,任何人不得私自外出种痘。
他还请来了京城中最负盛名的几位传统派老郎中,在府门口,搭起药棚,每日为家人和那些同样不愿种痘的“信徒”
们,施舍据说是能“扶正祛邪、辟易百毒”
的汤药。
他甚至还亲自在家中开坛讲学,向那些同样对“格物新学”
心存疑虑的士子们,宣讲着“存天理、灭人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