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阴阳气瓶伏打电堆(1 / 3)
祖父张大山那场充满无上智慧的“深夜课堂”
,如三把烈焰在张念祖、张开山、张文远心中熊熊燃起,点燃了他们对未知的渴望。
次日清晨,三人迫不及待冲进青石村皇家格物学院的“追光”
实验室,展开对三大终极课题的探索。
热烈讨论后,他们一致锁定“合气生力”
为要目标,深知无论是“力可生气”
还是“气可生光”
,皆需先获得比蛙腿抽搐、舌尖麻强百倍的“生气”
源泉。
而这源泉,正藏于祖父指引的“金铁矾水”
之中。
实验由性格跳脱、奇思妙想的张开山主攻。
他调来大量铜片、铁片与祖父特批的高纯度绿矾油(硫酸),严格重复“舌尖测电”
实验。
当熟悉的微弱“麻”
感传来,他强忍不适,细察“生气”
强度,眉头紧皱。
“不行,”
他对记录的张念祖道,“此气如山间细泉,虽有,却难成江河。”
“祖父言,可尝试多组铜铁,串联或并联。”
张文远推琉璃眼镜,眼中智慧光芒闪烁,“二哥,何为‘串联’?何为‘并联’?”
张开山挠头,祖父的新词汇令他犯难。
目光转向张念祖,这位继承张铁牛机械天赋的少年沉思片刻,从工具箱取出几枚铜钱,摆出两种形态。
“我猜,”
他指着尾相连如长龙的铜钱道,“此为‘串联’,如糖葫芦,环环相扣,力往一处。”
又指并排如士兵的铜钱,“此为‘并联’,如并驾齐驱,力分多路,各有其用。”
这形象精准的比喻让两人茅塞顿开。
“对!
先试‘串联’!”
张开山一拍大腿,兴奋道。
初次尝试,他们用小型琉璃槽,注入稀释矾水,将十片铜铁交替排列,尾相连,浸入槽中。
张开山测试,舌尖触碰两端,感到“麻”
感略强,却远未达预期。
“还不够!”
他不甘心,提议增加铜铁片至三十片。
第二次实验,“麻”
感增强,却仍不足以震撼三人。
他们反复调整矾水浓度、金属片间距,甚至尝试不同形状的铜铁片,历经数次失败,槽中矾水溢出,弄湿实验台,空气中弥漫酸液气味。
终于,他们取来大型琉璃槽,注入精心调配的矾水,将五十片铜铁以“铜-铁-铜-铁”
尾相连,如长蛇浸入。
张开山自告奋勇测试,舌尖触碰两端。
“啊——!”
一声凄厉惨叫,他如遭雷击,猛地弹开,摔倒在地,浑身抽搐,口吐白沫,头倒竖。
“二哥!”
张念祖与张文远惊呼,急忙扶起。
许久,张开山缓过气,惨白脸庞哆嗦道:“麻……太麻了……这哪里是‘生气’?分明是雷公钻进俺嘴里了!”
他虽夸张,惊恐表情却传递振奋信息——“合气生力”
成功!
通过“串联”
,他们将微弱“细泉”
汇聚成滔滔江河!
张开山喘息着,半开玩笑:“再试一次,怕是要去见阎王了!”
张文远推眼镜,冷静分析:“此‘生气’远单片之力,然过于狂暴,需谨慎控制。”
张念祖凝视槽中“长蛇”
,喃喃:“若能稳定此力,或可驱动机械,点亮灯火。”
“串联”
增强“生气”
后,如何稳定、安全地储存与释放,成为核心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