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阴阳为本译码成书(1 / 2)
元圣张大山那封充满无上智慧的“点拨信”
,如同一把金色的钥匙,瞬间为三位陷入“解码”
困境的少年天才打开了一扇通往全新世界的大门。
“为何定要为万千汉字一一编码?此乃自寻烦恼。”
“大道至简,化繁为一。
若以‘数’为桥梁,则天下万物,皆可度量。”
祖父信中这两句看似玄妙、实则蕴含至高“格物”
哲理的话语,彻底击碎了他们之前那“拆解笔画”
的繁琐思路,让他们恍然大悟!
是啊!
他们为何要舍近求远呢?
汉字形态各异、笔画繁复,为其一一编码本就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蠢事。
但数字却是这世间最简洁、最通用、也最不会产生歧义的通用语言!
而他们安国公府,早已在数年之前便已在祖父的亲自推动下,将那套“大宁数字”
(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以及配套的“十进位制”
算学体系,作为格物学院的必修课推广开来!
“我明白了!
我全明白了!”
这一次,率先“顿悟”
的不再是擅长奇思妙想的张开山,也不是逻辑严密的张文远,而是一向沉默寡言、却对“标准化”
与“结构”
最为敏感的大哥张念祖!
他疯了一般冲到那面巨大的黑板前,用粉笔飞书写着他那套充满工业化美感、颠覆性的全新编码方案!
“我们根本不需要去编码汉字!”
他的声音因极度激动而微微颤抖,“我们只需要为这十个最基础的大宁数字进行编码就够了!”
他借鉴了三弟文远之前从《周易》中悟出的“阴阳”
之理,飞快地在黑板上写道:
——“以电流之‘短通’为‘阴’,记作‘点’(·)。”
——“以电流之‘长通’为‘阳’,记作‘划’(—)。”
“然后,”
他深吸一口气,写下了那足以改变帝国信息史的伟大构想!
“以‘点’‘划’之五位组合,为‘〇’至‘九’这十个数字以及逗号、句读等常用符号制定独一无二之‘电码’!”
比如:
“一”
可记作:“·————”
“二”
可记作:“··———”
……
“零”
可记作:“—————”
“如此一来,”
他看着那两位同样被他这套“神来之笔”
彻底镇住的弟弟,眼中闪烁着工程师般严谨而又自信的光芒!
“则天下间任何一个数字都可被我们用这简单的‘点’‘划’清晰无误地传递出去!”
“可是……光传数字又有何用?”
张开山依旧有些不解,“咱们总不能用数字去聊天吧?”
“当然不是。”
这一次接话的是早已心领神会的三弟张文远。
他走到黑板前,拿起另一支粉笔,在那套完美的“数字编码”
体系之下写下了让整个方案得以最终闭环的最后一块拼图!
“二哥,你忘了祖父亲自主持编纂、由三叔(张小山)颁行天下,如今已是我朝所有学子、官吏人手一册的……《青石启蒙圣典》了吗?”
他这番话如同一道惊雷,再次劈中了张开山!
是啊!
《青石启蒙圣典》!
那本由元圣张大山亲自简化汉字、统一字形,并次引入“拼音注音”
“部查字”
“笔画索引”
等多种颠覆性检索方式的划时代巨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