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财富洪流阶级之忧(1 / 2)

加入书签

张固基,这位满怀探索精神的少年天才,领受元圣祖父“让大地之血为大宁沸腾”

的无上将令,如同出鞘利剑,以雷霆之势,组建起汇聚帝国顶尖“格物”

精英的“皇家西部石油勘探总队”

,踏上充满未知与希望的西行征程。

青石村,重归往日平静。

但,所有人皆知,一场足以再塑帝国能源格局的伟大革命,其齿轮,已然缓缓转动。

然而,当众人目光聚焦于遥远西部戈壁,期盼“黑金”

喷涌的奇迹时,一场更深刻、更危险的危机,却在帝国繁华似锦的心脏地带,悄然孕育。

京城,内阁辅官邸,深夜,书房灯火通明。

内阁辅、安国公三子张小山,这位日理万机的“帝国大管家”

,即便除夕之夜也难觅清闲,此刻却眉头紧锁,疲惫地倚在金丝楠木打造的太师椅上,闭目养神。

他的书案上,堆积的不再是军国大事的紧急奏报,而是一摞厚重的经济民情简报。

这些简报,由他亲自下令,都察院与皇家审计司联合派出“巡查特使”

,历时半年,走遍江南、两湖、京畿之地,秘密汇编而成。

每一字、每一数,皆来自最真实的民间,触目惊心。

“三哥。”

一个精明干练的声音自门外响起。

安国公次子、皇家探海总署督办兼青石商会总会长张石头,身着看似普通却由上等云锦裁剪的便服,大步走入。

他脸上带着几分刚从盛宴归来的微醺与得意。

“这么晚了,还不歇息?”

他自顾自倒了杯凉茶,一饮而尽,随即大大咧咧坐在弟弟对面。

“刚从户部尚书的宴上回来。”

他擦擦嘴角,难掩兴奋,“三哥,你没看到!

为争‘南方铁路’下一批优先开权的几个名额,江南丝绸总会的沈万三与两淮盐帮的钱有德,差点当场打起来!”

“光是这几个名额的认购金,便为铁路总署募得三百万两白银!”

“哈哈!

三哥,照这势头,咱们‘三横五纵’的蓝图,怕是用不了十年,便能提前实现!”

他眉飞色舞,意气风。

然而,张小山只是缓缓睁开布满血丝的双眼,未附和兄长的喜悦。

他平静地将那摞厚重简报,推到张石头面前。

“二哥,”

他的声音沙哑,透着难以言喻的疲惫与忧虑,“你先看看这些。”

“嗯?这是什么?”

张石头疑惑地接过简报,借着烛光,随意翻开第一份。

那是来自帝国最富庶的苏州府的民情报告。

“……苏州府,昆山县。

自‘江南铁路’动工,地价暴涨十倍。

本地大户沈氏、钱氏、顾氏,皆为铁路股票原始股东,获利甚丰,遂大肆收购田产。

不出三年,昆山县九成良田,皆归此三家之手……”

“……失地之农,或为三家佃户,收谷十之七八皆为地租;或背井离乡,涌入苏州城,在新建纺织工坊谋生。

工时每日长达六个时辰,工钱仅够果腹。

一家老小,蜗居城外污秽不堪的棚户,苦不堪言……”

张石头眉头微皱。

他又翻开第二份,来自帝国粮仓湖广的报告。

“……湖广,武昌府。

自蒸汽水泵普及,引江水灌溉,农产大增。

然,利多归于有财力购新式农具、开挖主渠的乡绅地主。”

“寻常自耕农,因无力承担水利与器械之费,被迫低价售田予大户。

不出五年,‘耕者有其田’之盛景,不复存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