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冶铁高炉,焦炭破局(2 / 3)
p>铁牛和柱子听得是又兴奋又有些个云里雾里。
这冶铁高炉和水力鼓风的水排,听着就比水碓和水力锻锤还要更复杂,更难弄。
“爹,您说咋办,俺们就咋办!”
铁牛还是那副憨厚实在的模样,自家爹说能成,他就信。
柱子则更关心那技术细节。
“爹,那焦炭咋个弄?”
“还有那水排,又是个啥样的大家伙?”
张大山笑道:“莫急,莫急。”
“这些爹心里头都有数。”
“这焦炭嘛,说白了,就是把煤炭给它‘闷烧’一遍,把里头的烟气和杂质都给它逼出来,剩下的就是好炭了,火力比原煤要猛得多。”
“至于那水排,其实也跟咱们那水碓的道理差不离。”
“就是用水轮带动几个大大的皮囊风箱,轮番鼓风,那风力自然就比人拉的要强劲持久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张大山便又领着铁牛、柱子,还有村里一帮最是得力的工匠,开始了这冶铁高炉的攻坚克难。
选址,定在了那新买的、靠近煤炭矿脉和水源的荒山脚下。
铁矿石的来源,张大山也早有准备。
他先前在勘察那片荒山的时候,就留意到有几处山岩的颜色和质地,跟书上记载的赤铁矿和褐铁矿有些相似。
如今派人去仔细寻摸开采,倒也真弄回来不少品位还算过得去的铁矿石。
矿石运回来,还得先用大铁锤砸碎。
再用水冲洗掉泥沙。
还得在简易的土窑里头,用煤炭进行初步的焙烧,去掉里头的硫和砷等有害杂质。
焦炭的制作,也提上了日程。
张大山指导村民们,用黄泥和砖石,砌筑了几个小型的“闷窑”。
把那开采出来的煤炭,装进窑里,封好了口。
再从底下点火,用文火慢慢地“干馏”。
直烧得那煤块里头的烟气都出尽了,颜色也变得乌黑发亮,质地也更坚硬了,才算是成了。
这头一批焦炭烧出来,虽然还有些个生熟不均,可那火力,确实是比原煤要猛上不少。
与此同时,柱子那边,也没闲着。
他领着木工房的匠人们,按照张大山画的图样,叮叮当当地,建造那冶铁高炉的炉体和那更复杂的水力鼓风装置——水排。
这高炉的炉身,得用双层的耐火砖砌筑。
中间还得填上厚厚的耐火泥,才能承受那上千度的高温。
那炉缸、炉喉、出铁口、出渣口的设计,更是得精益求精,不能有丝毫差池。
而那水排,则更是个精巧的大家伙。
得先建一个大型的立式水轮。
再通过复杂的齿轮和曲柄连杆机构,带动好几个牛皮制成的大型风箱,交替着吸气、鼓风。
这其中的计算和配合,比起先前那水力锻锤,还要更复杂几分。
光是这水排的建造,就耗费了柱子他们将近大半个月的心血。
铁牛呢,则带着铁匠铺的徒弟们,日夜赶工。
打制那些个高炉和水排所需的各种铁制构件。
比如那炉门、风口、铁水槽、还有那水排上的各种连杆、轴承、销钉等等。
这些个东西,不仅要求结实耐用,还得尺寸精准,才能保证那高炉和水排能顺顺当当地运转起来。
前前后后,忙活了将近两个多月。
一座比先前那砖瓦窑还要高大雄伟不少的、带着几分狰狞气势的冶铁高炉。
和旁边那座结构复杂、却也透着一股子工业美感的水力鼓风水排。
总算是屹立在了青石村西边那片荒山脚下。
接下来,便是最是激动人心,也最是考验技术的首次点火试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