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姜文柏被状告(1 / 2)

加入书签

“没有可持续展,的确是个问题。”

姜文渊故作沉思,没有透露计划与野心,想要达成目标,与其豪言壮语,不如实实在在的行动来的实在。

现阶段,没必要让人知道。

“宋老,不知你可愿成为文武司学政,主政教育,规范管理所有的文武书院。”

“尤其是文政方面,朕希望规范教学书籍,增加爱国教育,尤其是学堂,爱国要从孩子抓起。”

“臣宋半僧谢圣上隆恩,不因旧事苛责老臣,委以重任,臣必殚精竭虑,恪尽职守,不负圣上信任。”

宋半僧行礼,听到姜文渊计划设立的文武司,心神大振。

文武司,能稳固国本,长期展,不仅能让万民归心,更能让百姓心向大虞皇朝,众志成城。

读书明理,爱国,潜移默化形成荒域人族的自豪感,便可凝聚万民之念。

酒楼,窗边,小菜,灵酒,无人注意的角落,一老一少畅谈荒域的未来。

姜文渊按照自身的设想,制定的合理的计划。

不仅要百姓人人如龙,更要让培养出的武者归心大虞皇朝,不至于白白出力培养,给其他势力做嫁衣。

交谈一番,宋半僧不禁感叹三大皇朝数的不冤,眼前的帝王胸怀天下,能想出这等铸造万世根基的阳谋之策,不输才怪。

有胸襟,有谋略,能容得下天下英才,更有仁善之举,心怀天下百姓。

也难怪大虞内部的州府百姓富庶,无论传出姜文渊任何不好的消息,哪怕有真实的证据,大虞百姓都会毫不犹豫的支持姜文渊。

这位从不吝啬于仁政,曾经大夏的百姓,经过大虞皇朝一年的治理,也没有了饥饿困苦,安居乐业。

今年开始建立学堂、书院之后,恐怕会彻底的融入大虞皇朝,南方,西部的百姓也会迅的认可大虞皇朝。

姜文渊第二日早朝,便召宋家、霍家上朝封赏,宣布建立文武司,任命宋半僧为学政,为宋家正名。

霍家则论功行赏,封霍正则为安国公。

又特意提及霍天磊,以及宋笑愚二人,大加赞赏,以示恩宠。

出知人善用,唯才是举的信号。

以这两大旧朝的家族,引荒域贤士前来投靠,贤才无论新旧,皆能展其才能,与大虞皇朝一起开创盛世伟业。

在科举即将开始的时刻,这消息一出,引起的无数准备科举的士子热血沸腾。

有老臣十分感慨,这些参加科举的学子迎来了好时代,现在的大虞有太多的官员空缺,但凡有些本事的,都会有光明的前途。

“环环相扣,先前故意搁置这两族,现在启用,用两族而解一域之困,又得了个知人善用、广纳贤才的好名声。”

襄王府,姜青云听着手下人的汇报,立刻洞察姜文渊的真实意图。

此举很有远见,姜文渊的帝王美名会传遍四方,成为万古一帝。

“我在这小子年幼之时,就看出了这小子一肚子的坏水儿,只是没想到这般恐怖。”

“文柏这逆子不是回来了么?还不来拜见我,是出了什么事情了么?”

姜青云问道,往事随风,现在木已成舟,被镇压良久,心态早已缓和,没了野心,也不敢有。

但该吐槽还是要吐槽的。

“启禀王爷,世子回来之后立刻去见了大理寺卿,回来的时候脸色不好,应该是出事了。”

管家回答道,虽然姜青云被封印镇压,但始终是皇族血脉,不敢有任何怠慢。

就在这时,姜文柏脸色难看的回归,陷入困境。

“逆子,看来你是遇到大事了,不妨与我说说,我或许能帮你出出主意。”

姜青云有些幸灾乐祸,至今对于姜文柏的倒反天罡耿耿于怀,知道姜文柏是为了他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