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你说老子妻子是凤命那老子就是皇帝16(2 / 3)

加入书签

顿时紧张起来,连忙扶住她,“快传太医!”

太医匆匆赶来,仔细诊脉之后,脸上露出惊喜之色,跪地贺道:“恭喜陛下,恭喜娘娘!

皇后娘娘这是喜脉!

龙裔已有一月有余!”

李昱先是一愣,随即巨大的喜悦涌上心头,他紧紧抱住王颜可:“太好了!

颜可,我们有孩子了!”

王颜可抚摸着尚未显怀的小腹,眼中也充满了初为人母的温柔与喜悦。

这个孩子的到来,在此刻如同上天的恩赐,为他们在艰难前行路上注入了新的希望与力量。

沉浸在喜悦中的帝后并未察觉,殿外廊下,一个负责洒扫的小内侍,正悄无声息地退入阴影之中,眼中闪过一丝诡异的光芒

皇后有孕的消息,如同春风,瞬间吹遍了宫禁,为肃穆的皇城平添了几分难得的喜气。

李昱大喜之下,连下数道恩旨,减免赋税,大赦天下(十恶不赦者除外),与民同庆。

朝野上下,无论派系,至少表面上都是一片贺喜之声。

暗流并未因这桩喜事而停歇。

新政的推行进入了最艰难的“深水区”

,厘清与认证奴籍。

许多豪强利用前朝户籍混乱、战乱导致文书遗失等漏洞,拒不承认部分奴仆的身份,或声称其为“自愿依附的佃户”

、“家生僮仆”

,企图规避释奴令。

朝堂之上,为此争论不休。

以陈观为的新政派主张“从宽认定,以实为主”

,即只要民众自陈曾受奴役,并经邻里佐证,官府即应认可其自由民身份。

而旧族出身的官员则坚持“凭证为先,严防奸民冒认”

,要求必须提供原始的卖身契或官方籍贯证明,否则不予办理。

“陛下,若无严格凭证,恐刁民借此机会脱离本籍,逃避赋税,扰乱乡里,此风断不可长!”

一位户部侍郎慷慨陈词。

“荒谬!

战火连年,多少百姓家破人亡,流离失所,何处去寻旧日文书?难道因一纸凭证难寻,就要让他们永世为奴吗?”

陈观据理力争。

双方各执一词,僵持不下。

李昱深知,这不仅是法理之争,更是新旧势力对人口与控制权的争夺。

退朝后,他前往皇后寝宫探望。

王颜可孕吐反应有些严重,脸色略显苍白,但精神尚好。

见他眉宇间带着郁色,便柔声询问。

李昱将朝堂争议略述一遍,叹道:“这些人,总是有无数理由拖延、阻挠。

朕有时真恨不得大开杀戒!

他们是不是忘记朕也是能提得动刀的!”

李昱是靠着杀入京城夺得这天下的!

他想要解放所有人,想要重新制定规则,要用立法的形式奠定国本!

可这几年打得太快了,打天下容易治天下难,为了尽快稳定下来是保留了不少旧臣!

这些旧臣怕是有些飘了!

“夫君,”

王颜可轻轻打断他,将一碗安胎药推开些许,“此事急不得,也气不得。

陈相所虑,在于仁政普惠;旧臣所忧,在于秩序稳定。

二者并非完全对立。”

她沉吟片刻,道:“或许,可折中处理。

一方面,放宽认定标准,允许以人证、实地察访为准,优先保障民众自由;另一方面,由朝廷统一印制新的‘民籍凭证’,对所有确认脱籍者进行登记造册,纳入官府管理,明确其权利与义务(包括赋税)。

如此,既行了仁政,也堵住了‘逃避赋税、扰乱乡里’之口实,让旧族难以借题挥。”

李昱眼睛一亮,握住她的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