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数风流人物!(1 / 6)

加入书签

    统正历4年初,宣冲将注意力从南边转回了北方。这又臭又长的南方战役终于结束了。

    大爻中部士大夫们嘲笑,宣冲有军事实力不来争霸天下,偏要去犄角疙瘩打几个废物土著自嗨?——这是因为士大夫们误认为“他们是唯一资源”。

    宣冲带着“那些刚出学堂”的学生们,在南边欺负土著“自嗨”结束后,才算是凑齐了打天下所需的一批关键骨干。

    宣冲是通过机甲的快速穿梭性能,往返于南北两地;但是基本上都是每七天一趟,回来时不过是匆匆参加春祭、秋祝等重要典礼,并且确定勾决事项后,一完成后就匆匆回到极南之地。

    现在宣冲终于把南边的事情给甩下了。在丁零城这大半年中,宣冲已经将一半的大爻将士打发回去,转而换上当地招募的羽族人。

    丁零城中的大爻人数量逐渐下降到六百,也不再是正式军团内的人,大多数都是商队中人。宣冲只留下二十位名义上的军人,确保在变乱时,能将爻人青壮主持起来。

    南疆战略收缩,撤回的不仅仅是丁零城那几百人,而是一整条战略线条。

    这条线包括荆棘原的商堡,以及望凤山坡北部沿途开拓的南下土司垦拓团。

    在全面后撤后,羽族和荆棘国当地的军事力量,经过了一轮替换。商道上的人种显得不那么大爻了,维持当地治安的力量主要变成了森林羽人、王国羽人和南疆百族的雇佣兵。

    但是爻商通过这里时,所用的车轨,公制,以及书籍,都是与大爻内无异。

    这战略彻底回收,用了大半年时间,因为后撤是这样:

    1:原本在丁零城的力量,有大部分是森林羽族,这部分森林羽人撤回他们荆棘原当地。

    2:荆棘原城池中,有大部分驻守军士是大爻界碑附近原住民;被征调劳役的他们要返家了。

    3:大爻界碑附近,一路为大军繁忙服务的客栈劳役,抽调的是灵江南部四个郡的移民,现在也是归去了。

    宣冲推进的情况是一级一级的抽水;推进时变换的是从当地招来的仆从军,只保留核心军官团。

    这不是传说中亚历山大远征的模式:从老家带来几万部队,一路上人马不换,推进到了印度河流域。

    所以宣冲在战略回收时,也是一级一级的把每个区域的人往回叫。最终这场大后撤,到了雍鸡关这里,足足是一万五千人从南部回来,不单单是部队,还有大批的文职官僚人员。

    统正历4年上半年,从荆棘原到灵江四郡,再到奋行城;这一路上运输竹简文书的车马变得格外常见。尤其是灵江南部那些如同“孤岛”状态的聚落地,也都沾染了文气。道路上配套的驿站清空了一大块地,铺上了石块,形成了“晒书”广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