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商征聚财,耕战造血(2 / 6)

加入书签

满血狮驼岭,我都蓄一波后要给你打下来!

    武家军现在虽然不再前进,但是对一路上这些开拓村镇林寨们,则是大规模投入农器,砍伐树木,修整良田;原本是只有百来人的村子,现在是要打造成为能够容纳千人客流的镇子。开出来的大批地盘,有时候无力全部种上粮食,干脆直接撒上牧草进行养马。

    宣冲的目的是强化这片南下领地的经济多样性,让未来抗风险的本钱更高。而且这个事情只有开拓初期才能做。

    在这边境线上,靠的就是人多力量大。而且还要吸引人口在这定居。

    …耕战是立国之本,唐朝是反面教材…

    历史总结:唐末归义军的覆灭不是“钱财”不足;卡在商道上收取过路税,金银和香料是特产,只是缺乏人丁造血能力。

    在唐初期,西域军事体系的模式是,通过利润不断地吸引年轻的唐人男子向西。完成财富积累的唐人男子返回内陆的同时,也成为了能够自备铠甲和马匹的府兵。——此后明、宋都没有这种低成本的养兵体系,所以无法控制西域。

    理论上,从中原来的唐人武者会持续不断为了财富一路向西。怛罗斯之战后,唐人小挫

    但唐朝每隔二十年就会积攒出一批精锐,一波,两波,三波,持续不断地对大食发起挑战。中原的人口增生优势,是能够将内陆干旱气候的大食帝国最终耗得崩溃。

    只是历史并没有纵容大唐在这个模式下持续强盛下去,西魏末期开启的大变暖,不仅仅缔造了盛极一时的大唐,还让高原上能够种田了。吐蕃快速进入了封建帝国阶段。

    当西域上能种田造血的吐蕃和唐朝西域行商部队对抗后,大唐西域精锐很快就耗光了,而商路断绝造成了利润骤减,唐朝中央集团得不到金钱,没有力量派人西去,进而本地军事得不到补充,进而无法保护商道,财货少了,缺乏对中原军队的吸引力,产生恶性循环。

    商路可以生财,但是种田才能形成封建军事组织。没有依托耕作而生的军事组织,钱再多也都是空中楼阁。

    但后世乾隆走的是另一种模式,他在那边吃力不讨好地落了军户,短期内看不到利益,但是会源源不断在当地造血。

    于是乎,宣冲把视角跳过那些商路地带的据点,在稍微远离商路但适合大规模的种植田亩区域进行了投入;派遣军团进入其中大规模开荒,随后留下一队军士兵,给与他们足够的乡民和耕牛设置屯堡。

    且设置了总督区。在总督区内,屯堡的地位设置到和靠商路的驿城地位相同。并且总督区不能在驿城,而是在垦拓区域;这是确保驿城的钱财用于为屯堡采买铁器耕牛。

    在这一年,宣冲给南疆中的奴隶们来了一波大解放。

    他们的奴痕一被消除,就直接落户到了这些新开出来的农田上。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