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威震北方(3 / 6)

加入书签

; 武飞把练兵工作交给了士官,而自己真正在忙活的,就是为了兵事搭建一套合适的政治话语平台。

    各个地主送来兵后,并不是送来就把人打发走了,也不是让他们直接进入大军领着他们的兵。

    而是先按照名册轮流发一笔安家费,然后招呼这些新兵们进行不记名选举,选出一个责任人把安家费送回去。

    这时候大部分领着自家来的地主就开始忙活这类“军中和乡里相互联络”的工作了,实际剥离了军中的操练关系。错过在军中“杀伐技”训练下涨威望的可能。

    然后武飞拿出州府版籍,根据各地前来投靠宗族的情况,建立乡间的联络处,日后战利品的分配补给,也都会通过联络处转到乡中。

    并且武飞做承诺,跟着自己,绝对不是当炮灰:乡老们可以挑选一些子弟进入帐下的亲兵队伍进行重点培养。其实就是士官预备小组。即军中上升通道。

    在无形中,赶来投奔的地主武装的原头目被从组织中剥离,那些个淳朴良家子们进入了东市军体系下,重铸了“该听谁的话”“该遵守什么规矩”。

    这支过来投效的部队不像历史上那些大起义军一样山头林立。

    原本这些地主们知晓自己打仗是不擅长。尤其是在进入令行禁止的大营后,更是被震慑的不敢多言。在确定大军能够保障他们投效后的权利,并且自家那些好枪棍的子弟,能从将军这儿找到门路后,喜笑颜开。

    不是谁都想要在乱世中当草头王的。武飞打造”维持委员会“,让这些地主们觉得更适合他们的利益。

    这些当地大族对自家是几斤几两那是清楚,大家先前也都在扶持本家人在山上建山寨。

    如果真想当草头王,现在就自己单干了,压根不会带着人马过来。——况且,成王之路看起来收益很大,但是风险更大。现在跟着武飞这支朝廷的大军一起干,有保底收益,而风险恰恰是最小的。

    …新建政治结构必要拥有对部分资源进行“价值优化”的能力…

    在第一届”维持委员会“搭建成功后,武飞就分配给了当地大户们一个任务,那就是在维持会的框架下,将东市军先前围歼素栋后的大批俘虏处理掉。

    这些昊军俘虏中,其队督之类的都被筛掉了,他们被下了“失明咒”,暂时失去视力后送到南疆交给昂日来调教。而一些异族俘虏,例如说矮人由于会打铁也被武飞收下来。

    至于剩余的俘虏,大部分都是昊天军在渤地本地招募的徭役,东市军作为外地人其实是很难消化这批俘虏的。

    维持会的乡老们在听到这个俘虏分配后,连忙表示包在自己身上。

    这些被昊军欺压几年的乡老们,兴高采烈把这些俘虏们领回去了,

   &n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