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直言不讳的点评(1 / 2)
随从一边抄录,一边品鉴。
随着诗句成行,他顿感头皮麻。
全诗以“长相思,思未央”
展开,一言说明相思之人的思念没有尽头,“路无辀,川无梁”
进一步强调了相思之人相隔遥远,路途艰难,没有车、没有桥,难以相见。
读后顿感一阵扑面而来的痛苦和无奈。
以“孤凤凰”
“双鸳鸯”
形成对比,借鸳鸯的成双成对,抒了相思之人内心的孤独寂寞,以及对美好爱情的渴望。
强化了相思而不得的痛苦。
朱瞻塙对于诗句的前四句,已经感受到了他们之间的差距。
整诗做完,他心中也只剩下了对老师牛逼的夸赞。
等到随从抄录完成,朱瞻塙迫不及待的将诗句拿在手中,反复诵读。
陈羽挑选这诗原因就是其语言简洁质朴,却又韵味十足。
全诗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而以平实的语言直抒胸臆,稍加品读就能轻易地走进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感受那无比的相思深沉与痛苦,产生情感共鸣。
何为好诗?
意境好!
但说白了就是能引出共鸣,然后拥有那种虚无缥缈的代入感。
否则,哪怕你词藻再华丽,也只是画蛇添足罢了。
“啪~”
朱瞻塙低声吟诵几遍后,兴奋的直拍大腿。
他虽然作诗方面的造诣确实拿出不手,但对于鉴诗能力还是有一定的能力。
更何况,真正的好诗,光是读一读就能品出其中的意境。
“老师,弟子甘拜下风,您这诗作的也太好了,这写实派京师之一的宝座,当属老师您啊!”
“来的时候,堂哥一个劲的夸赞老师您的才识,现在弟子算是彻底折服。”
陈羽听着朱瞻塙一连串的称赞也是有些得意,不得不说朱瞻塙虽然年纪尚幼,但这张小嘴可甜的很。
他喝了一大口可乐,悠然道:
“略微出手而已,不值一提,现在你知道自己所写诗与真正好诗上面的差距了吧?”
朱瞻塙略做思考,随即调整好了情绪,再次信誓旦旦的说道:
“老师,在描写鸳鸯上弟子弟子确实甘拜下风,但弟子自从接触作诗一行,还有一被公认最好的一,弟子相信总体上,哪怕比起长相思不如,但也不会太差。”
陈羽一愣,微微皱起眉头。
自信是一件好事,这对于一个孩子成长来说,无疑是一剂良药。
但是药三分毒!
过分的自信就显得有问题了。
一诗认识不到自身的不足,情有可原;
第二诗在绝对碾压的情况下,依旧如此……就显得有些不正常了。
也罢,既然自己身为对方的老师,而且对方还是老朱的孙子,有些致命的毛病,自己稍加训诫一二,要是待会掰不过来,那也只能尽力了。
他想了想,点了点头,淡淡的说道:
“行吧,你念出来,为师听听。”
“铜铸身形立高丘,悬于高处自从容。
一朝撞动惊天地,岁月回声念万重。”
陈羽脸上露出一丝笑意,当然这并不是说朱小三这诗写得非常好,而是这次他终于可以听出诗中所描述的对象是何物。
大钟!
进步,莫大的进步!
要知道从朱瞻塙进入酒馆到刚才一共做了三诗,前两哪怕随从点出所描绘物体为何物,他只感觉有些勉强。
但现在他终于可以在没有外界帮助的情况下,听出第三的对象。
这样一来,也好方便陈羽接下来的点评。
说白了,听出来与赏析是两回事。
这跟打油没什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