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另一条路 生产粮食效率高产种子(3 / 4)
>
农耕这件事,可以说是一个王朝的立国之本。
当朱棣与夏原吉两人向陈羽述说完来意之后,陈羽略微无语的瞥了朱棣一眼,他没想到老朱这家伙在嫂夫人的病好了之后,就又开始了操心国家大事。
陈羽淡淡的说道:
“行了老朱,你说的我大致听明白了,你口中的下海冲击农耕我们先放到一旁,先来聊一下我能否在曲辕犁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使其耕种效率提高一事。”
朱棣眼中满是期待的点了点头:
“啊,对对对。
解决事情总归要一件一件的来,我相信以陈兄弟的能力,改进曲辕犁那绝对是手到擒来。”
夏原吉也是顺势夸赞道:“陈兄弟大才,不知道改进曲辕犁多久可以问世?”
陈羽咂了咂嘴,摊了摊手道:“曲辕犁我改进不了。”
朱棣:“???”
夏原吉:“???”
君臣二人对视一眼,双眸中满是诧异。
他们一度怀疑自己耳朵听错了。
事情解决不了。
这还是第一次从陈羽口中听到这几个字。
朱棣最先反应过来,笑着说道:“陈兄弟莫要说笑了。”
“老朱,老夏,你们俩这是将我当神仙了不成?”
陈羽轻笑一声,摇了摇头道再次拒绝道。
他当然清楚农耕工具的演变轨迹:
直辕犁——曲辕犁——拖拉机!
穿越大明,手挫拖拉机???
陈羽不清楚爱因斯坦来到永乐时期,能不能做到这点,但他明白自己肯定没这个本事。
毕竟老朱与老夏两个人提出的问题,不仅是知识上的划时代,还有技术上的划时代。
划时代的知识,这一点有后世学识,可以解决;但划时代的技术,没有后世的生产工具,根本无从下手。
陈羽看着朱棣与夏原吉眼中,依旧是一副不信的样子,他沉吟片刻之后认真的解释道:
“我真没说笑,曲辕犁能问世的本质,是生产工具技术厚积薄的成果。”
“自上古时期至唐朝,华夏先民便在耕作中不断探索,从粗陋的木石农具,到青铜器具,再到铁制农具普及,每一次更迭都凝聚着智慧。
尤其在金属锻造工艺上,前人对火候与形制的把握日益精湛,这才打造出契合农耕需求的犁铧与犁壁,为直辕犁改良筑牢根基。”
“但曲辕犁的革新,除了技术的进步,更离不开时代的推波助澜。
盛唐年间,四海升平、物阜民丰,朝廷重农兴垦,颁布诸多利好政策;加之文化昌盛,工坊匠人、田间老农的经验得以广泛流传,不同地域的农耕智慧在交流中碰撞出新火花,这才有了曲辕犁横空出世。”
“所以想要在的基础上改进曲辕犁,有两个必要条件:一需出现颠覆传统的技术革命,二要有比盛唐更繁荣开放的世道。”
“唯有二者兼备,新的农耕器具才可能应运而生。”
闻言,朱棣心中怅然。
出现颠覆传统的技术革命这一点还是未知数,但要有比盛唐更繁荣开放的世道……
这不正是他现在所追求的吗?
唐朝贞观时期的强大与繁荣,是后世历代有野心的君王都想要越的目标。
对于朱棣想要通过政绩来证明自身的帝王来说,更是如此。
眼下陈羽这样一说,朱棣经过短暂的惆怅之后,释然了。
也对,
陈羽又不是真神仙,怎么可能直接变一个农耕工具出来。
夏原吉也是叹息一声,这一声叹息不是针对陈羽,而是想到百姓无法享受到效率更高的农耕工具。
陈羽看着情绪有些低落的二人,不由好笑。
莫不成是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