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o章 国企私企理念的诞生(2 / 2)
朱棣脱口而出,“以工代赈!”
陈羽笑着说道:“不错,可若是将以工代赈拆开就可以现,精盐不就是一件贸易,但这个过程中对我们产生了利润。
同样对于流民来说,运输、制造、生产、包装等等衍生出来的工作岗位,养活了这些人。”
“若是更多的精盐贸易诞生,是不是可以给大量百姓带来想不到的工作岗位,当然因为当时安置流民是特殊问题特殊对待,接下来这些岗位一定不是只管饭就行,而是付钱,也就是能让百姓饿不着的同时,钱袋子鼓起来!”
“让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
朱棣细细咀嚼着这几句话,感觉每个字他都能认识,而且连在一起的意思他也能懂。
但为何给他一种熟悉而又异常陌生的感觉!
陈羽点了点头道:“不错,既得利益集体哪怕将他们全部拉倒海上丝绸之路上,可终究有限,当然为了作为区分,可以将这部分作为国企,意思就是国家企业;另外,民间这些百姓想要下海经商者,所创造的生意,可以将其称之为私企,也就是个人企业。”
“二者区别就在于,国企的要目标是为了充盈国库,但私企的目标在充盈国库的同时,还可以藏富于民!”
话落,朱棣脸上满是震撼。
藏富于民!
让百姓钱袋子鼓起来!
国企与私企的建立!
古今哪位帝王恐怕都不可能做到这一点,毕竟对于他们来说,只要使得百姓饿不着,甚至是饿不死,说白了就可以称为一个圣君,乃至盛世。
眼下,朱棣好像看到了可以让自己彻底莅临千古一帝的位置!
夏原吉想了想,忍不住插嘴说道:“陈兄弟,这岂不是就是管子的理念:无市则民乏。”
陈羽点了点头,赞扬道:“不错,你在经济一行上的悟性,比老朱那家伙有天赋。
没有商人的运输贩运,市场商品就会匮乏,百姓生活就会贫乏。”
“贞观时期之所以国力强盛,国库充盈,就是因为商业达,因为商业不是孤立的,可以带动各行各业的展,但在我看来,还不够达,中间的限制要素还是很多。”
“毕竟自古以来,重农抑商哪怕是千古一帝李世民也无法避免。
但话又说回来,百姓自古以来过的都是看天吃饭的日子,一遇到天灾,如果没有朝廷的及时赈灾,那么等待他们的只有死路一条。”
“可若商业展,对国家而言,国库更加充盈;对百姓来说,除了赖以生存的土地之外,是不是又多了一条保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