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陈羽的笃定朝廷要提前举行恩科(3 / 4)

加入书签

p>

现象。

布衣学子十年寒窗,也可高居庙堂,科举呈现出的生气勃勃,使得天下英才尽被收与朝廷的局面!”

朱棣皱眉,没有理解陈羽口中的对但是不全对是何意思。

九品中正制选拔的人才注定有限,而科举则是通过天下间选拔英才,这样一来,哪一个更好,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得出来。

那些有关想要他提前开启恩科的奏疏,多半也是打着朝廷人手不足的口号。

只不过建文二年开启过一场科举,按照正常的时间顺序进行,下一场科举是在下一年。

当然,若皇帝开启恩科,那是可以提前进行。

但恩科是建立在朝廷生了特殊情况的前提下,才会颁布。

朱棣犹豫的点就在不想承认朝廷在自己的治理下,出现了特殊情况。

陈羽继续说道:“大明不久前经历过一场靖难。

按理说这么大的动乱,天下局势怎么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快安定下来。”

“可是在永乐帝强有力的手腕下,国内目前无论是朝廷还是民间,哪怕边疆都非常安稳。”

朱棣听了这话,嘴角微扬,有种被肯定的感觉。

而且对象还是陈兄弟,分量可不轻。

想想也是,当初国内刚经历大乱,到处都是烂摊子。

可自己登基后,不过短短几个月,就把局面稳住了。

现在城里城外又热闹起来,商铺照常开门,百姓们也能安心过日子了。

哪怕是边疆的那些鞑靼蛮子,在万国宴的时候也只能沦为乞求的份。

可若是此时坐在龙椅上的是建文,那还真不一定能做到自己的这种地步。

陈羽微微颔继续说道:

“大乱之后确实可以通过手腕强行使权力交接平稳度过,但权力交接完成之后,也就是从打天下变成了治天下,那么文官也就是读书人就变得尤为重要。”

“虽说目前国内风平浪静,但暗中却藏匿着庞大的危机,也就是极度缺乏人才!”

“这庞大的人才缺口,无论针对将来国家各个地方的运转,还是针对暗中的危机,都显得尤为重要!”

“也就是说大明如今,已经到了不得不恩科的地步!

“庞大的人才缺口?不得不恩科?”

朱棣挑了挑眉,嘴中喃喃的重复着。

朝廷如今各方面的运行没什么问题啊,六部各司运转平顺,各地税赋奏报条理清晰,为何会出现庞大的缺口?

可是他感觉陈兄弟口中说出的语气,已经到了很严重的地步……

陈羽见老朱这个反应,也在他的预料之中,毕竟也不是谁都可以像他一样,透过现象看到更加内在的问题,他微微点了点头,说道:

“不错,就是庞大的人才缺口!”

“老朱,不要看现在朝廷各方面的运转都没有什么问题,似乎开办恩科吸纳人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但若仔细观察的话,你就会现大问题!”

“建文四年那个夏天,随着马蹄声碎,喇叭声咽,动“靖难之役”

的燕王在大军的护卫下,骑着高头骏马意气风,以胜利者的姿态进入南京。”

“但面对靖难成功登基的燕王,原先的官员将何去何从?也就是建文时期的满朝文武,他们何去何从你可知晓?”

朱棣听到这里,脸色有些不自然。

但他很快就调整过来,装作不太清楚的模样,摇了摇头说道:

“这方面……我不太清楚……”

陈羽摆了摆手,“老朱,你不清楚我清楚,这些官员的下场,我将其分成了四类!”

“第一类:逃亡。

燕兵入城之际,当天就有四十多名高官乔装逃出南京城。

前前后后共逃去四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