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完美表现文武敬服(2 / 4)
有一类则是富商;”
“大学开办的目的,是为朝廷培养人才,也就是说里面是将就学习成绩的地方,但不可否认环境对于学习环境来说,至关重要。
有的富商弟子,纯纯是为了让他们的后辈,进入大学结交人脉,又或者是看中了大学里面的学子资源。”
“但不管怎么说,若是那些寒门弟子,与那些商贾弟子结交之后,会不会受到影响,那些商贾弟子会不会因此耽误学业。”
“所以在此基础上,有了分班制,但我认为这样还不够,毕竟人的学习成绩是会变的,人的学习态度也是会变的。”
“应该有一种东西在大学当中,充当鞭策的任务才行。
比如,对每次月考垫底的成员,采取开除等举措,以此来保证好的学风展。”
陈羽这番话,考虑的比较全面。
学科讨论完之后,开始将目光放在了学习氛围上,也就说学风!
事情就是这样,哪怕有着分班制,可共处了一个学校当中,寒门子弟总会与商贾子弟出现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情况。
在陈羽招生制度的影响下,能够进入大学当中读书的商贾,肯定不是中小,而是聚集着整个大明,几乎最为有钱的那一波。
到时候,人家富家的弟子,穿着华丽,甚至还有家中特意安排进来的书童伺候,衣食住行等等,碾压般的物质享受。
当寒门天天见识到商贾阶级的奢靡,还会做到以往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钻研学问的初心?
很难!
渐渐的,若有寒门被污染志向。
那岂不是大学白白浪费了一个名额,去培养学子。
虽然是商贾承担了教育费用,但本质上已经可以归纳为那些学子是在朝廷的资助下,完成了学业。
后世对于一些九八五、二一一的人才,动不动就说培养他们一个,花费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这其实并没有夸大其词。
吃穿都是小头,教育资源才是大头。
而在古代,方方面面都是大头。
在这种情况下,在大学当中,培养一个寒门出来,都是一笔不小的花费。
这种方法类似于投资。
既然是投资,那么就不可避免的会遇到绩优股与垃圾股。
遇到了绩优股,当然你开心我开心;但遇到那种垃圾股,可就是纯纯损失了。
陈羽不是圣人,朝廷更加不是什么慈善机构。
开办大学已经是给了天下寒门一个巨大的机遇,若不你行,那么就让行的人上。
因此,在这种基础上,阶段考就显得极为重要。
考试的目的,就是为了筛选出垃圾股,然后将他们剔除。
就是让大学当中的学子清楚,大学不是福利机构,而是一个残酷的学府,在其中,你们每时每刻都面临着被淘汰的风险。
当然,这种制度只适合寒门。
会对两种招生制度下的考生,单独制定考试成绩榜!
让对的阶级,进行对的比较。
寒门被淘汰了,开除;商贾弟子垫底被淘汰了,拿钱!
若是想那个被淘汰的人,不是你,只有埋头苦学这一条路。
再无其他。
有这样一个考试‘绩效’在后面追赶,相信大学当中的学风氛围会非常的好!
陈羽的这种阶段考的绩效机制,朝中的众人总感觉有些熟悉。
转念一想,这不就是与‘竞争上岗’,‘绩效奖励’,‘末尾淘汰’当中,所蕴含的理念吗?
在这十二字箴言的理念之下,藩王一个个都老老实实,并且为了朝廷正在各地,鞠躬尽瘁当中。
他们相信,在这种理念之下,大学里面的学子,估计会嗷嗷学习。
当然,众人只知道这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