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我国封建社会初期战国时代45(2 / 2)

加入书签

南郭:复姓。

处士:古称不仕之士,犹后世称先生。

4、说:同“悦”

5、廪(1凛音)食:旧指官府给的粮米,即薪俸。

6、湣(敏音)王:名地,宣王的儿子。

韩非的主要着作:

9)《度足》

原文: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释义:

这一故事说明人们行事,不能墨守成规,无视现实。

因为抽象的道理是从实际事物中产生的,所以能解决实际问题。

如果死守教条,脱离实际,如郑人之“宁信度,无自信”

,则是忘了本原的事物,势必造成“遂不得履”

的笑话。

译文(参考):

有一郑国人将要去买鞋,事先录下他脚的底样,把量好的底样放在他的坐位上。

等往集市上去的时候,却忘记了拿底样。

在集市上他已经拿到了鞋,却说:“我忘记拿底样了。”

返回去拿底样。

再回到集市时,已经闭市了,于是没有买到鞋。

有人说:“为什么不用脚去试穿鞋呢?”

他回答道:“我宁愿相信鞋的底样,而不相信自己的脚。”

注释:

1、郑:周朝国名,在今河南新郑县一带。

履:鞋。

且:将要。

置:购买。

2、度(0踱音):用尺量,作动词。

度其足:说录下他脚的底样。

3、置:放。

坐:同“坐”

置之其坐:把量好的底样放在他的座位上。

4、至:到,等到。

之:往。

操:持,拿。

5、度(镀音):底样。

6、反:同“返”

7、宁:宁可,宁愿。

8、无: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