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我国封建社会秦汉时期27(2 / 3)

加入书签

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其后秦伐赵,拔石城。

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

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

赵王畏秦,欲毋行。

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赵王遂行。

相如从。

廉颇送至境,与王决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

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王许之。

遂与秦王会渑池。

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赵王鼓瑟。

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

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秦王怒,不许。

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秦王不肯击缶。

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

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

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相如闻,不肯与会。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

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

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曰:“不若也。”

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史记》

释义:

这篇文章节选自《史记》的《廉颇蔺相如列传》,内容叙述蔺相如“完璧归赵,秦、赵“渑池之会”

,和廉、蔺交欢(将相和)三个故事。

作者通过具体生动的描述,赞扬蔺相如机智勇敢、不向强秦屈服的英雄气概,和“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

的高贵品质;

同时也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