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我国封建社会秦汉时期34(1 / 2)
司马迁的主要着作:
8、《货殖列传序》—2
注释:
1、《老子》曰以下八句是引《老子》下篇八十章,文字稍有出入。
2、挽:同“挽”
。
挽近世:挽救近世的风气。
涂民耳目:涂塞人民耳目,使之不识不知。
3、无:不可。
4、已:同“矣”
。
5、至若:至于。
6、极:尽量(享受),作动词。
声色:音乐和女色。
7、刍豢(除换音):指牲畜的肉。
吃草的叫“刍”
,如牛、羊;吃粮食的叫“豢”
,如猪、狗。
8、夸矜(j金音):夸耀。
埶:同“势”
。
埶能:权势,才能。
9、渐(jian肩音):逐渐浸渍,逐渐沾染,作动词。
10、眇:(ia0妙音):微妙。
眇论:指老子的言论。
11、因:循,顺着。
善者因之:良好的办法是让他们照原样展。
12、道:同“导”
。
13、整齐之:制定规章,使他们遵守,从而规规矩矩。
14、与之争:与民争利。
15、山西:指太行山以西,包括今山西、陕西、甘肃等地。
谷:落叶亚乔木,形似楮(chu处音)树,树皮可以造纸。
纑(1u卢音):山中野麻,可以织布。
旄(a0毛音):旄牛尾,可以做旗帜上的装饰。
16、枏:同“楠”
。
梓(i子音):落叶乔木。
楠、梓都是贵重建筑木材。
连:同“链”
,未经锻炼的铅矿。
丹沙:同“丹砂”
。
犀(xi西音):犀牛角。
玳瑁(daii代妹音):龟类,甲壳可制装饰品。
玑(ji基音):不圆的珠子。
17、龙门:龙门山,在山西稷山县西黄河上。
碣石:碣石山,在河北东北部卢龙县。
旃:同“毡”
。
筋角:制弓原料。
棊:同“棋”
。
19、大较:大概,大略。
20、谣:风谣。
俗:习俗。
谣俗:风俗。
21、虞:虞人,掌管山泽的官。
这里指开山泽资源的人。
22、宁:岂。
、征:求。
24、道:是指客观规律。
自然:是指自然法则。
验:证明的意思。
邪:同“耶”
。
25、《周书》:周朝的文诰。
现在《尚书》中没有这段话,这一篇已经失传。
26、三宝:指食、事、财三项。
27、匮(kui溃音):缺乏。
28、而:和“则”
字用法相同。
辟:开辟。
29、原:通“源”
。
30、鲜(xian显音):少。
31、莫:没有人,是否定词。
予:与,给。
之:代词,指贫富之道,是“夺”
和“予”
的宾语,在否定句里用在动词之前。
32、太公望:就是姜尚。
33、泻卤(xi1u细虏音):海边咸水所渍之地。
34、繦(qi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