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我国封建社会南北朝时期5(2 / 2)

加入书签

图案贴在眉间。

又说,六朝以来,女子有黄额妆,在额间涂黄。

37、火伴:同伍的士兵。

当时规定若干士兵同一灶吃饭,所以称“火伴”

38、扑朔:跳跃貌,一说爬搔。

迷离:眯着眼,一说是形容雌兔的眼睛被蓬松的毛遮蔽的样子。

39、傍(b棒音)地走:贴着地面跑。

3、《敕勒歌》

原诗: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释义:

本篇选自宋朝郭茂倩《乐府诗集》“杂歌谣辞”

据《乐府广题》说:“其歌本鲜卑语,易为齐言。”

史称北齐神武(高欢)使斛律金唱敕勒歌,后又译为汉语。

这诗以27个字描绘出我国北方辽阔、苍茫的草原奇景,反映了当时游牧民族的生活环境,和牛羊的繁盛,令人神往。

这诗不仅言简意赅,而且风格质朴、刚健,“能自然之妙”

(《碧鸡漫志》),音调浑壮,一气贯注,千百年来脍炙人口。

注释:

1、敕勒川:川:平原,敕勒:种族名,是匈奴族的后裔。

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北部)。

敕勒川:指敕勒原来居住的平原地带。

一说,系河流名。

2、阴山:山脉名,在朔州北边,起自河套西北,绵亘于内蒙古自治区南部,与内兴安岭相接。

3、穹(qi0ng琼音)庐:毡帐,俗称蒙古包。

4、见:同“现”

hai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