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我国封建社会南北朝时期41(1 / 2)

加入书签

南北朝作家庾信的着作

《小园赋》

释义:

本篇是庾信被留北方,思归故乡而不能归,因而为哀怨之辞。

前半部分从小园落想,后半部分写故国之思,表面是写景赋物,实质是自悲身世之作。

文章迸出作者强烈的故国之思和屈身事敌的悲愤心情,风格苍劲沉郁,有较高的艺术性,其缺点是用典堆砌和隐晦。

译文(参考):

巢父在树枝上筑巢安居;壶公在一只空壶里容身。

管宁终年盘坐在蔾床上55年,其床虽被他坐破穿洞仍可坐;嵇康打铁用的炉灶温暖助眠。

南阳人樊重建造的府第,门户相互连属;西汉人王根的住宅,赤墀、青琐,和皇宫里一样。

他有几亩隐蔽的房子,空寂无人,能行夏冬两季的祭祀,可避风霜。

春秋时的齐大夫晏婴虽临近市场,但他不求早晚都能买到所需要的东西(以节俭力行着称)。

晋朝的潘岳面向京城,有闲居之乐(闲居洛阳时作《闲居赋》)。

黄鹤机警,高鸣警告露滴声,不是有意想乘车;海鸟爰居在鲁国东门外停留三天,不是有情于钟鼓,而是为了躲避风灾。

(以上比喻西晋、北周把仕禄强加在自己头上,不是自己的本意。

晋朝陆机兄弟吴亡迁居洛阳,同居于一套房子里;晋殷浩对外甥韩伯赏识,随其迁居外乡,难以分离;蜗角和蚊睫哪能容身呢。

(引陆机、殷浩羁旅他乡的事,来比自己流寓长安)

在地下室徘徊犹如凿坯(借用《淮南子?齐俗训》的典故:颜阖不愿做官凿屋壁潜走)。

桐树间露水落下,柳树下风来了。

书名“玉杯”

里写道一种用珠子做柱的琴。

有馆名“棠梨”

却无馆,有县名“酸枣”

却无观气的台。

疑得斜侧八九丈(约20多米),纵横几十步(约几十米),楡树柳树两三行,梨树百余株,

拔掉茂盛的野草才能见到葱,走完斜坡才能走上正路。

蝉遇到覆蔽而不惊,野鸡没有网就不会害怕!

园中的草木任其生长,不加修葺,就会枝条错乱交叉在一起。

园子很小,其中的山水好像覆一筐土、一杯水而成。

把野猫藏在两个相连的洞窟里,为幼鹊建新巢。

细草连贯如珠子一般,好像铺了茵席,长长的蔓柄连着葫芦。

可以止饿,可以栖息。

(赞美贤者安贫乐道,庾信用以自比)

居室狭小倾侧不安,茅屋穿漏,屋檐低矮妨碍戴帽,门户低平齐眉高。

(园小而居室也狭陋,房屋低矮。

坐帐无鹤(说自己无仙术可归建业—南京),支床有龟(自己久住长安,时间之长犹如乌龟支撑床一样。

鸟多闲暇到处飞,花随四时而开放。

自己的心犹如历陵的枯木,因忧愁而头白得像丝一样。

与古人的畏夏日、悲秋者不同,自己一年四季心中只有畏悲而无乐趣。

一寸二寸的鱼,三竿两竿的竹子。

青云覆荫在卜巫用的草丛上,金精生长在秋菊里。

枣酸梨酢,山桃山李。

半床都是落叶,满屋都是野花。

名为“野人之家”

(从事农业生产的平民的家),是谓“愚公之谷”

(引用隐者故事以自比,表示无意于出仕做官。

早就羡慕抽簪(散——弃官不仕),想幽隐于深林里。

虽有门却总是关闭着,没有水却沉沦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