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我国封建社会隋唐时代16(2 / 2)
?
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
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
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所赖
君子见几,达人知命。
老当益壮,宁移白之心?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
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
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
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
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
他日趋庭,叨陪鲤对;
今兹捧袂,喜托龙门。
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
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呼!
胜地不常,盛筵难再。
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
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
敢竭鄙怀,恭疏短引。
一言均赋,四韵俱成。
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释义:
本文原题《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后人简称《滕王阁序》。
滕王阁在江西新建县西,章江、广润门之间,是唐高祖的儿子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修建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据载:阁落成之日,元婴被封为滕王,因名为滕王阁。
唐高宗时,阎伯屿任洪州都督时,重修滕王阁。
九月九日在阁上宴集宾客幕僚。
恰巧王勃南去省亲路经洪州,也参加了宴会,在会上对宾客写成了这篇序。
这是一篇很有名的骈体文。
文中,作者用生动的文笔,由洪州的地势、人才说到宴会,层层铺叙,突出了滕王阁的壮丽,描绘了它周围的景色,叙述了宴会游乐的情形;
并且触景生情,抒了封建时代文人怀才不遇的感慨。
他们希望施展才能,获得功名利禄。
但受到压抑时,既不满于这种压抑,又以达人知命的消极思想聊以自慰。
这篇序不像一般骈体文那样单纯堆砌辞藻典故,而能生动流畅地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
它辞藻华美,而不乏有精辟之句,受人激赏;
它用典很多,却比较贴切,较少晦涩;它洋洋铺洒,但结构紧凑,前后呼应,脉络分明。
骈体文在形式上的显着特点是,注意对仗,讲求声律。
本文在这点上也算是上品。
文中四字为一语、六字为一语的很多,前后语句完全对偶(没有成对的,只有“嗟乎”
、“所赖”
、“勃”
、“呜呼”
、“云尔”
九个字);
不仅句与句对,还有不少句中对,也有一些暗对(如“已矣”
和“丘墟”
,清朝钱大昕以为是双声为对)。
还讲究字的平仄关系,所以本文琅琅上口,声调十分和谐。
hai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