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我国封建社会隋唐时代62(1 / 2)

加入书签

作家及其作品

十七、柳宗元

小传:

柳宗元(773—819年),字子厚,唐朝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是唐朝着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

他所处的时代,正是唐朝由盛到衰的时期。

他33岁时,参加代表中小地主阶级利益的王叔文集团。

在王执政以后,柳宗元同他们一起割除弊政,

如:废除由宦官主持的宫市,免去正税以外的附加税等。

这些措施遭到了宦官大官僚们的强烈反对。

他们执政不过六个月,便在保守派的围攻陷害下失败了。

他被贬官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县)司马,后改柳州(今广西柳州市)刺史。

47岁死于柳州。

留下的着作都收录在刘禹锡编的《柳河东集》。

柳宗元的作品

1)《封建论》—1

原文:

(开头)

天地果无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

生人果有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

然则孰为近?曰:有初为近。

孰明之?由封建而明之也。

彼封建者,更古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而莫能去之。

盖非不欲去之也,势不可也。

势之来,其生人之初乎?不初,无以有封建。

封建,非圣人意也。

(第一段)

彼其初与万物皆生,草木榛榛,鹿豕狉狉,人不能搏噬,而且无毛羽,莫克自奉自卫,荀卿有言:“必将假物以为用者也。”

夫假物者必争,争而不已,必就其能断曲直者而听命焉。

其智而明者,所伏必众;告之以直而不改,必痛之而后畏;由是君长刑政生焉。

故近者聚而为群;群之分,其争必大,大而后有兵有德。

又有大者,众群之长又就而听命焉,以安其属。

于是有诸侯之列,则其争又有大者焉。

德又大者,诸侯之列又就而听命焉,以安其封。

于是有方伯、连帅之类,则其争又有大者焉。

德又大者,方伯、连帅之类又就而听命焉,以安其人,然后天下会于一。

是故有里胥而后有县大夫,有县大夫而后有诸侯,有诸侯而后有方伯、连帅,有方伯、连帅而后有天子。

自天子至于里胥,其德在人者,死必求其嗣而奉之。

故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省略)

(第五段)

或者又曰:“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

尤非所谓知理者也。

魏之承也,封爵犹建;晋之承魏也,因循不革。

而二姓陵替,不闻延祚。

今矫而变之,垂二百祀,大业弥固,何系于诸侯哉?

或者又以为:“殷、周圣王也,而不革其制,固不当复议也。”

是大不然。

夫殷、周之不革者,是不得已也。

盖以诸侯归殷者三千焉,资以黜夏,汤不得而废;归周者八百焉,资以胜殷,武王不得而易。

徇之以为安,仍之以为俗,汤、武之所不得已也。

夫不得已,非公之大者也,私其力于己也,私其卫于子孙也。

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尽臣畜于我也。

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夫天下之道,理安斯得人者也。

使贤者居上,不肖者居下,而后可以理安。

今夫封建者,继世而理。

继世而理者,上果贤乎?下果不肖乎?则生人之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